郑娟娟
浙江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 322206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化课的知识,更关键的问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小学的音乐课程作为小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小学音乐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小学;音乐;创造能力;培养;
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和教育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学生音乐相关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学生今后成长为创新性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对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就不能离开创新,不能离开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小学中的教师也逐渐认识到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音乐课程具备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的包容性和开阔性,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场所,小学的音乐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着的艰巨的责任,积极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不懈努力。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方式,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无形的推动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音乐课程的学习与其他课程不同,音乐的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散思维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之中积极地展开想象,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小学音乐的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高雅艺术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创造美好的心灵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1]。
二、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建优美的音乐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都抱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愿意去发现新鲜的事物,也能够很好的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创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为学生创建起一个恰当的音乐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与将要学习的音乐结合起来,展开创新性的思考。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课堂讲授方法都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跟唱,这样的方法使得音乐课堂变得十分枯燥,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不会得到激发,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起不到任何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改变,在课堂上根据所要学习的歌曲的内容为学生创建起一个恰当的情境,例如,在进行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中《春天在哪里》一曲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出一个展现春天美好景象的情境,学生在听完这首歌之后,可以为大家分享自己脑海中关于春天的想象,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一改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死板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活跃的课堂,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音乐的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2]。
(二)将音乐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时期,他们对学校中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充满了好奇心,也会更加积极的参加到这些活动之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要准确的把握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将音乐课程的学习与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音乐课堂的教学,不断的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的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创造能力,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除此之外,小学的音乐教师也要积极的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举办一些音乐文化活动或音乐知识竞赛,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机会,在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独立的思考,也会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3]。
(三)帮助学生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学习音乐,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音乐的课程应该是一门十分活跃的课程,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到音乐课堂的这个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起想象力的舞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散思维的平台。小学音乐的课本中所选择的大部分音乐都是具有故事性的,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血红色能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小学的音乐教师要准确的把握到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歌词的内容展开理解和想象,对歌词的内容进行扩展和想象,编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进行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中《粉刷匠》一曲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思维的发散,积极地展开想象,构建出一个小粉刷匠的故事,再邀请几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引导,不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进行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想象力是最为珍贵的东西,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进行自由的想象,而不是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学生们,这样不仅不能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产生帮助,还会使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抵触的心理,对于音乐课程的继续开展有着不利的影响[4]。
(四)强调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地展开一些实践性的教学,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实践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陶冶情操、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例如,在进行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中《拉勾勾》这类旋律简单的音乐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玻璃水杯、筷子等,通过在每个杯子中加入不同高度的水的方法,制作出一个简单的乐器,聆听每一个杯子在被敲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再根据音乐课本上的乐谱进行弹奏。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创造的乐器上展开创新性的创作,编写出自己的原创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还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有着很好的培养作用[5]。
结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而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独特性,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有更多的便利之处,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特点,正确的认识到音乐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开阔想象的平台,鼓励学生开阔自己的思维,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莉.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24:125.
[2]刘康.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结合小学高年级课堂中音乐综合能力实践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18-319.
[3]武媚.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10:221-222.
[4]张珊珊.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9,10:111-112.
[5]时晓芬.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1:1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