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高英年
[导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提升也越来越注重

        高英年
        库车市实验中学  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提升也越来越注重,初中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有效的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也成了当代的主要问题,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主要途径,在教师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法治意识,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下,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做好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从而达到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法治;教师;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对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优化传统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与法治。因此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内容,精心设计理想的教学模式,设计出一套适用于当代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培养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首先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看待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要加深了解教育本身的含义,创新教学理念对教材认真研究找出一套更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不只是为了迎合应试教育[1],而是为了培养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位置,在我国法律法规进行变动时,教学的内容也要随之变动,让学生学习最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多媒体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结合
        在应试教育下,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处于落后的现象,学生在课堂讲学生在本上记,这并不能很好促进学生吸收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大,积极性不高,还会出现一些教师在课堂讲,学生却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种现象是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累的够呛,然而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看到半点效果,还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要进行创新,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结合学生的好奇心理,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使学生自觉的投入到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选用来自网络的新闻给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更具有积极性。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课程的进度一味的讲,学生对教学内容不会主动的进行思考和分析,也不会有深刻的理解,使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在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学内容自主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是初级阶段,只要学生读,多思考课程上的内容基本都可以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容易理解的题,课程从浅到深,由简到难,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由于科技信息化,教育也可以采用信息手段,教师在课前把学生的课程制作成图片和动画,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出来,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自主思考,自主分析问题[2],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我国的法治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小学是学生的起步阶段,也是给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阶段,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加上来自网络和生活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习惯,法治教育的推行可以抑制这些不良习惯的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学习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这时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多观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所以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很有必要,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引导学生对道德和法治教育的自助思考,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使学生拓展思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教学的形式也要随着新课程的变化而变化,过去的教学模式具有约束性,学生接受教育的平台也太小,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扩大教学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学校周围,家庭都有可能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建设的场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感受一下大自然,带领学生进行卫生清洁活动,将公园中许多塑料袋,塑料瓶等垃圾清理干净,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获取知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有效的提升道德与法治水平,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也可以对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学习经验,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3],课堂知识和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提升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开展课外活动可以让教师深入的了解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总结:
        在教学中,教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学生的特点施教,道德与法治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生活中要与学生多交流,融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成为良师益友,转变过去严厉的形象,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还能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莉芳.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4).
[2]杨克芳.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5).
[3]孙瑞彦.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9(23):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