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王振远
[导读] 技校学校电工电子技术学科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和重要的学
        王振远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2
        摘要:技校学校电工电子技术学科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和重要的学科,而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并且包含大量的教学内容,技校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为了能够让技校学生全方面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学校应该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从而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才的要求,这也是行业形势所需。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适应时代的进步,及时跟进教学内容。技校学生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掌握专业技能。所以,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教师的课堂入手,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同样重要。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技术;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整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主张与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其目的首先是普及与加快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整体文化素养,实现技能与能力的综合提升,为国家提供建设人才与新鲜血液,这是一个较大的基础工程;其次是拥有技术与技能,能够促进毕业后就业,从而改善民生,这也是从“三农”角度出发,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最后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问题,如果能力素养较差,那么就无法匹配相应的职业,而一些技工工作较为辛苦,造成工程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没有及时更新
         现在是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新换代较快。而现在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并且也没有创新理念体现教学特色,内容从整体上来看,技校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与现代电子发展速度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电子技术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涌现,如果教学内容不及时更新,那么教学内容与研究成果会有冲突。在课程内容上,发现对电子系统的教学把控不足,电路元件细节教学的比重较大,缺乏平衡合理的安排。学以致用是教学的宗旨,但是出现所“教”得不到所“用”,比如在分立元件及电路方面,教学花费了大量的课时,但是在后续的专业课所用到的知识并不多,导致资源浪费。课程整体缺乏设计理念和应用背景等,同时课程结构不合理,已经与行业发展现状严重脱节。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技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理论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导致技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进心也需要加强。所以,在教室上理论课程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不爱听且不感兴趣的状态,而相对于理论课,对实践课表现得兴趣略高。但是在实践课当中,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欠缺,实践效果不理想,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缺课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学习当中失去了主动权,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质量。
        (三)教学方法单一
         电子技术这门学科,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实践配合教学,课程教材理论知识专业性较强,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容易被理解,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并且教材中有大量的名词概念需要理解记忆,一些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比较困难。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科学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拓宽教学思路,以适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子技术知识,这也是电子技术科任教师所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设备不足
         在实践课程中,受学校设备限制,很多专业知识难以在实践课中开展,很大原因在于学校缺乏资金支持,硬件设备不足,现有的硬件设备大多使用年限较长,出现老化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状况,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欠缺,影响了学生技能的提升。另外,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种类较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二、技校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的相关策略
         (一)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实现技校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在针对电工电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时,首先要了解技校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诉求,通过结合电工电子课程的当下教学内容,将两者进行整合。教师要探索开发活页教材,把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融入教案中,尽量减少复杂电路的分析,适当的理论性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但也要避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失衡,每进行完理论知识教学之后,教师要有相应的实践跟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完之后,通过实践应用进行温习。教学内容也要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既要有专业知识的介绍,也要有实际应用和技能的拔高,教师只有从促进实践的角度开展理论教学,才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教学举措是符合技校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开展也要紧紧围绕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之外,还要多融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提高技校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将重点知识内容、意义展现出来。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要运用实物开展教学,将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电子器件和应用电路问题呈现在课堂中。
        (三)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技校院校中对课程的考评方式往往是用期末理论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种考评方式实际上难以真正衡量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所以,教师要针对技校院校电工电子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改进,要让学生通过考核能够真正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部分。针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时,教师要根据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定好平时成绩、实践过程成绩以及期末成绩之间的比例。通过适当地放大实践部分所占的比例,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期末试卷中,教师也要增加更多的应用设计类题目,减少记忆性的客观题目,这种更偏重能力的试卷编写方式也能够真实地检验出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打分,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中制订一定的实训类内容,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创新以及沟通完成实践,教师不仅要记录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学习成果,也要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及主动性,并将之纳入考评范畴,从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得到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现有问题的探讨,提出对课程改革的建议,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改革采取系统的改变,不仅教学过程中对环节质量进行把控,还增加了学时信息的总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动力。同时,考虑到学生就业问题,学校和教师积极提倡学生考取技能证书,并且在实践课中给予一定的实践训练。在新的教学方式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永富.技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进与革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
         [2]王菊明.技校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模式设计[J].电子制作,2017(6).
作者简介:王振远   1972年5月23日  男  汉族  江苏省盐城市人   本科   二级实指   电工电子实习指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