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剑红
径山镇双溪幼儿园
[摘 要] 现今,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共建美好家园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热爱我们的家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小培养孩子初步的环保意识也是非常关键的。
幼儿时期是认识的形成时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环保教育,对其环保意识的增强,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呢?环保教育的内容又如何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呢?
一、环境充满“绿色”
让孩子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1.为了给幼儿创设优美的环境教育氛围。教师们对活动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创设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如桌椅、玩具摆放整齐,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同时还装饰漂亮的主题墙饰,唤起了幼儿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实践和行动要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注意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我们还充分利用户外环境资源开展教育,组织幼儿拾落叶、整理图书、玩具等,这也是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行动体现。另外,我们还建立了护绿队,让幼儿切身地融入环保中,做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2.幼儿园内的公共环境、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凸显“绿色”素材,比如:环境布置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来自身边的树叶、树枝、藤蔓、石块等自然物,既让孩子在感受文艺作品的美又使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美好,从而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欲望。
3.幼儿园内还开辟小农场、自然角、饲养区,在美化幼儿园环境的同时给孩子们提供了了解身边的动植物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参与其中的管理,通过摸一摸、闻一闻,试一试,促进孩子们对生态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比如:每天晨间活动前,和来园较早的部分孩子一起对班级自然角的小动物、植物进行观察照顾;午餐后和孩子一起去幼儿园的绿草地、小树林散步…等等活动都能激发幼儿爱自然的情感。
二、一日生活围绕“绿色”
1.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既教育”。所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有随时随机发现教育契机的能力和意识,及时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比如,如厕盥洗时提醒幼儿“正确洗手,节约用水”;操作活动时提醒幼儿垃圾分类不乱丢;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不破坏草坪、保护益虫益鸟等等。久而久之,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就水到渠成了。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主题活动安排和各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在各班的自然角饲养小动物动物,在老师的组织下、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场的美妙,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对濒临动物的怀念。同时,通过绿色长廊、动物的尾巴、四季花卉、食物链、稀有动物、“吃它们的什么”、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让幼儿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等活动,让幼儿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从而教育幼儿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用好的行为影响幼儿。幼儿具有模仿性强和易暗示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往往教师喜爱的幼儿也都喜爱。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例如: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看见有的小朋友用完水忘了关好水龙头,我就赶快把水龙头拧紧,并教育幼儿不能浪费水。小朋友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他们也学会了节约用水。
三、特色游戏不忘“绿色”
结合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和“慧玩·慧学”项目游戏,我们努力把环保教育融入到每个游戏活动中。
绿色,孕育着生命;绿色,象征着希望。我们家乡旅游特色就是绿色生态,正是双溪岸边一株株的翠竹汇聚成了如今的绿色径山、生态径山。我们的特色课程通过“游双溪”→“绘双溪”→“品双溪”等环节,深刻感受家乡的绿色生态的美好,产生保护生态爱绿护绿的意识。
我们的“慧玩·慧学”项目游戏中为幼儿创设的“小镇农场”,“农场”中有一垄垄整齐的菜地,玩具小屋里有各种迷你的农具,竹篮、斗笠,在这个充满绿色的生活气息浓郁的环境中, 孩子们种植、养护、收获……,体验劳动快乐的过程中,了解到植物与环境与人的关系,如:什么季节种植什么植物?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等等。
总之,保护环境,教育为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将来更好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打下基础,我们生存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