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娟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实验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通过家校共育可以使其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会阻碍他们以后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针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从新时期小学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入手,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家校共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并且认识到了教育工作只是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参与到教育中,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时期,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中,为自身的发展贡献力量。家校共育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事业进步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新时期小学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通过家校共育可以让更多的力量加入到教育的行列,使学生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学校就是一个教育培训的场所,根据当前教育理念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这需要专业的教师来完成,并且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对于小学生来说家长也是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老师,小学生不仅自理能力差,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欠缺,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可以起到教育和监督的双重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且具体的教育。由此可见,家校共育还能推动素养教育的深入实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也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得到了确切落实。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把家长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的成长环境得到了保障,教育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二、新时期提高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规范行事,对学生以及自己本身的工作负责,为家长创造良好的共育条件。教师还要以平等的关系与家长相处,以此来营造健康和谐的关系,并调动家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为此可以建立一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多多与家长沟通,详细交代学生的问题,以及其学习上的表现,从而探讨出更加符合学生要求的教育方法。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有些家长缺乏对教师工作的了解,不管学生出现任何问题,家长都认为教师应该负主要责任,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家长会更加理解教师的工作,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比如,新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家长也能随时了解,家长遇到教育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教师询问,通过对学生的督促推动了他们全面进步。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实现与家长的交互,把家庭教育甚至是家校共育作为会议的主题,通过共同探讨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现阶段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教育资源也丰富多彩,对于家校共育教师也可以调动多方力量,一起加入到教育行列中,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二)增设校园开放日,调动家长积极性
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品格,进而得到全面发展。小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家校共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状况,组织一些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的活动,比如,校园开放日、运动会等,让家长可以走进校园,看到学生真是的学习情况,并让家长参与到评课环节,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出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善。通过校园开放日的设置,不仅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表现,对学校的办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家校共育,更符合现代化的办学和教育理念,教师对自身的工作也能进行不断反思和调整。新时期的家校共育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参与到教学改革中,不仅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了工作,还能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也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小学教育,以家校共育的形式开展教育工作,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及其有利的,也是新时期下教育工作开展的新方向。
(三)通过多元评价,全面实施家校共育
关于家校共育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新时期下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为此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体系的制定中,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以此来达到多元评价的目的。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不应只关注其在学校里的表现,有些学生虽然在学校里默默无闻,也不爱表达和表现自己,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的许多做法都可圈可点,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才是对其最全面的认识。有些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在家庭生活中不爱帮助别人,通过多元评价的制定,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然后及时采取措施,让学生加以改正,这样就能使其得到综合发展。通过多元评价还能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小学生的表现欲和求胜心都比较旺盛,基于多元评价下的家校共育,可以使学生积极展现自己,其学习和生活中的优势也能真正发挥出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要想提高小学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性,就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让二者进行完美融合。同时还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都能更加积极地加入到家校共育中,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有效的家校共育,可以推动学生不断进步,并受到良好且全面的教育,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去了乐趣。
参考文献:
[1]邱琳娜."互联网+"时代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幸福家庭,2019,000(012):P.55-55.
[2]马瑞娟. 小学“融合式”家校共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教育,2020(02):9-11.
[3]谭克,李勇,苏娟. 家校同心 育人同行——绵竹市紫岩小学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 教育科学论坛,2019(23):36-39.
[4]陆耀成. 构建“家校立交桥”,培植共育新生态——家校共育工作的探索与尝试[J]. 华夏教师,2019(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