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调研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宋莉 李欢 赵国阳
[导读] 红船精神的宣传与领会对高校师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莉  李欢  赵国阳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314300
        摘要:红船精神的宣传与领会对高校师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新时代红船精神传承与发扬在校园中的优势分析,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路径探索。
        关键字:红船精神  优势  路径探索
        2016年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达到一定的高度,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钟南山在抗疫深情发问:为什么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是压不垮的,首先就是一个精神,只要民族存在这样的精神,就永远不会被压垮。可见精神的在个人和国家面前是何等的重要,而我们所要进一步探讨是红船精神在校园中宣传与发展。
一、红船精神概述
        嘉兴南湖,这里是我党诞生起航之地。百年之间,这条特殊的小船见证了我们历史上各种开天辟地的大事件。2005年6月,习近平首先概括的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他指出: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二、红船精神的调研工作
        1、为何要在校园中调研
        最早关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是李大钊(担任北大经济学教授)在一次大战结束后在北京景山召开的庆祝协约国战胜大会上发表演讲,被初来北京的毛泽东(曾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汲取其重要内涵。随后关于马克思思想的相关著作被许德珩(曾任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继续著书进行进一步宣传。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北大的时候,曾走到《北京大学月刊》的照片前指出,寻根溯源,这个源头在这儿(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不难发现,在校园、教师、学生之间,思想和精神的传播起着紧密的联系。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区别于一般环境,若是能在校园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关系,对塑造学生品格有着良性的助推作用。在性别方面,同一层次的年龄段,男性的政治敏感度要高于女性。同时在校园中,整个群体的敏感性又要高于一般普通区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经常前往红色基因库的群体收到正能量的辐射高于其他群体。
        2020年笔者还参与到了一个家风教育群体建设中进行集中式学习,体系是爱、自然、生命力。期间进行部分家风传承与情绪化管理的案例分析,显示有良好家风校风的家庭可以帮助青少年群体更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同时形成了与学校的校风建设之间的互补。维护两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可以帮助思想与情绪的良性导入和管理。而有效的情绪管理,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红船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三、新时代红船精神传承与发扬的优势在校园的原因
1、拥有良好的土壤环境。良好的校风学风可以助推红船精神的传播,校园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个磁场,造就 “势”气。加上优秀教师引导与学校思政课程建设推进,进一步提升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质量。复旦大学谢希德先生生前为师为长,育人、用人、助人无数,对所育、所用、所助唯一要求是报销祖国。教师的一言一行无形中都在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并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深化。
2、拥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即特色,也是方法论。嘉兴,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的辐射力度相对于其它区域更加具有优势地位。红色能量的辐射将更加具有“霸场”(棋子在棋盘中才是实力发挥的最大化)气势,而“霸场”气势可以形成思维导向倾向,倾向可以加快文化精神的渗透与传播。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被采访时提到:“2021年是建党百年,嘉兴将着力将弘扬红船精神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以赴打造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名片,继续锻炼红船宣讲团力量,做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赓续红色基因”。

在这个绝对占据时间优势(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优势区域中,校园可以加快红色宣传、加强红色传播。
3、大众传播载体更具有全新吸引力。在学校,各类可视化,虚拟化,数据化的技术帮助进行学生思想倾向研判,提升传播速度,在源头、在过程、在结果都能形成数据依据。
4、具备最宽泛、最直接的互动性。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思想互动,有利于提升个体与整体的参与度,扩大红船精神的影响力。通过交流、走访、竞赛、讲座、参观、辩论等多种途径进行“思想碰撞”,从而“擦出火花”。
5、定位明确。教师与学生,作为国家思政建设最前沿的主体之一,在一教一学和边学边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完美地进行同步提速,加倍的力量助推新时代红船精神的宣传。
三、新时代红船精神传承与发扬在校园中的路径探索
1、借力发力,契机导入。2021年是建党百年与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五年,国家计划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拓展科研管理绿色通道,这意味着校园群体中的各种人才可以得到更多机会,其技能将得到大步提升。同时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持续展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拥有创新能力与健康人格的多种人才将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宏观调控下各项具体落地政策都将为学校的发展增加动力。谋略大事冯梦龙说:智慧没有固定模式,以顺应时势者为最高,新时代红船精神滋养下的我们这一代,紧密围绕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奋勇前进,这顺势而为,将更加举世瞩目。
2、借助地理优势与环境优势,双重叠加(嘉兴+校园)开展有效工作。杜绝“内耗”(不花哨),以此增强向外突破的力量。在党的诞生地聆听党的教育,利用红色阵地学习,红色记忆卡(历史遗址等)将党员“红”与专业“专”(学校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
3、重新梳理结构与元素的关系,建立平衡点,借助特殊磁场气势。师生关系发展过程中,老师站的太高太低都不行,以前的老师站的高,比较严肃,学生尊敬老师也有害怕老师,现在有些老师下讲台了,但是如果降得太低,与学生没大没小,显得对知识不够敬畏,对教师不够尊重。平衡点掌握才不会干扰到相互,有效的距离感更能帮助不同层次的个体可以释放压抑,化外界强势与无形。与此同时可以发挥寝室磁场的作用,强化之间的结构关系,弱化个体的实际结构,以人以群分的方式形成新的宿舍活力的“场”,坚持重视相互的结构关系大于内在实际结构。
4、强化课程思政主体力量,积极发挥党员以及党员储备力量,鼓励支持其他中坚力量参与其中。不局限授课方式、不局限是否在课堂,倡导“接地气”的方式来导入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寻找点击率高的关注点,以此从中找出关键点来提升红船精神宣传的主导权与话语权,形成日用而不知的状态,做到达到润物细无声。这里面尤其建议要提升“代偿”(眼睛不好的耳朵灵)功能效用。目前思政课程建设是按照科目来建设的,但是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接收频道不一,可以尝试转变一部分集体灌输模式,采用更加灵活的参与模式,变单向(老师单项进行思想教育)信息接收为双向(探讨学生热点问题)信息互动,多用例证,实时动态来将正能量思想传递出来。
5、在时间掌控范围内建设独特思维模式(特色和方法论)。因时间参与事件构建,不脱离具体重要节点的思想宣传才会不造成思维疲惫。充分抓好每个合适的时间点,利用合适的媒介物,帮助师生吸收到最新动态,促进现有学习工作状态的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发展。我们推崇“务实”也欣赏“务时”,上文已提到要接“十四五”规划的势,即为顺势。
6、形成家风与学风的合力,用学风促家风,用家风带学风。这里面又牵扯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构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性互动,提升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传播质量。中国式的家长是最朴实的,中国式的家长也是最愿意为孩子付出的,只要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健康成长,他们势必会用最大的努力来营造家庭氛围。
四、结束语
        新时代红船精神在现阶段的演化是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中国梦的实现,符合全党各族人民为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现民族富强的期望。他是这个时代最强音,是我辈拼搏向上的内在动力。然红船精神的持续发展与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示巨大成效,需要通力合作,需要其他课程教育的辅助,需要教学管理者正确把好方向,从而不断推进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不断发展与传承。
五、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教师教育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载《光明日报》2005-06-21
[3]吕延勤.赵金飞.红船精神[D]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1)
[4]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