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实验中学 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也在发生着改变,大家关心的不单单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有最主要的就是培养起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文章通过核心素养的意义,连接目前阶段以核心素养为背景下,初中课堂上道德与法治德育的有效课堂的策略做一个简单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核心素养;构建有效课堂;道德与法治
前言:
核心素养的意思就是学生在上课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慢慢的养成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基本的素质。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的课堂来讲,他们核心素养的提高主要是从民族、民主和法治,以及提升自己道德观念这几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更加偏爱于质量高的人才,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参考,他们更加注重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一现状,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下,开展道德与法治德育的高效课堂[1]。
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展开新型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新课堂也有了新型的模式,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展开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引思”。这也将以往陈旧的课堂古板教学渐渐地变成了更加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老师引用这一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性“让”给了学生,从而加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这也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学习目的,还能提高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兴趣。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做一个主导位置,从而让他们真正的了解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这一做法贴合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加强了课堂上知识的吸收,也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质量。一举三得,实属一个好的方法。老师为了完成这一教学模式,首先要对全班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说,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老师可以先带领大家完成一些基本的知识的掌握,然后老师可以把教学的任务分给部分的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且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按照计划的步骤,最终完成任务,这也让学生在这一环节有了成就感,对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二、建立和谐课堂氛围
在初中阶段,老师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在课堂上的有效性,以便让学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好的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智,所以老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学生才可以对课堂产生兴趣,以及积极性。一个快乐的课堂,会让学生身心愉悦,从而展开一系列有效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这样的氛围下,带领学生走进道德与法治德育的大门。比如老师在讲解到礼貌待人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互动的模式,让学生扮演一系列的角色,以此来实现课本中的主要内容,老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氛围,课堂变的和谐、快乐,这样对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有很大的作用[2]。
三、建立课堂教学情景
现阶段的初中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回到家之后,只顾着玩手机和平板上的游戏,眼里根本就看不到家务活,也从来不主动找家长谈心。这个阶段的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不能答应自己的要求,有的学生就会和父母进行争吵,有一些不懂事的还会离家出走。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够优秀,不认真听讲,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也是抄别人的。这样一种状态,可以体现出来许多的初中生是没有责任感的,他们不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所以,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上展开教学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对于责任感的培养,从教材上找出一些正面案例,来进行有效的引导。老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课堂上的情景模式,让学生在一定的模式中找到学习的规律,并且爱上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的有效性会提高,学生不仅可以收获道德与法治德育的书本知识,还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比如说,在学习到“中学生活起点”这一课时,因为刚进入初中阶段,他们的环境有一些变化,导致他们出现不习惯的症状,比如,学生对学习的怠慢,没有了主动性,没有了担当意识,从而堕落成一个坏学生。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情景教学,及时给学生进行有效的纠正,让学生在情景模式中,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对照自己,做出一个好的指引。这些都是好的办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在以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道德与法治德育的课堂有效性。
四、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发展,如果知识单从书本理论来做的话,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积极的把书本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育部门新出的观点,要让初中生掌握对思想道德的独立思考,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达到一个知识内化的效果。而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本身就与生活息息相关,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比如说在拓展课本知识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价值的文物。这样也就摆脱了以往古板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到了真正的学用合一,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3],日常的阅历会更加丰富,在真正意义上吸收了道德与法治的品质。
总结语:
在时代的发展中,教育部门的改革,让学生在以素养为核心的前提下,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德育这门学科也展开了进一步的高效率的课堂。首先要以素养核心为背景,展开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来达到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其次,老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又会影响着知识的吸收,所以说老师一定要把握着课堂的氛围,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愉悦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情景模式可以让学生有效的吸收知识,并且做一个正确的示范,来带领学生完成道德与法治德育的高效课堂。最后就是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亮.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18(12):63,70.
[2]王岚.刍议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2018(11):215.
[3]陈惠娜.浅探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8(6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