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
亳州市丹华小学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分析能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分析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当中,通过进行阅读教学,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语言,进而构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通过知识层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语文学科阅读的概念
主要指的是帮助学生具备完善的以及终身发展的性格品质以及语文阅读的能力,对于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语言,并且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并且依据对应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得这些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得到灵活的运用,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关键主旨和核心,以便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审美能力以及审美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2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对一些词语进行学习,更需要重视学生良好素养的养成。日常语言的良好运用以及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等,都要从小进行教育。小学生的生活范围一般较小,而且受到多方面的保护,对社会生活等的了解并不全面,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长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不同的文化,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面性,从而使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为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提供途径。阅读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等,教材中的文章都充满了正能量,这些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到各种行为的正确与否,进而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阅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书面语与口语,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语言使用。另外还能够通过别人写的文章来整理思路,认识到文章各层次之间的关联,然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让小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各项能力;通过阅读也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形成积极健康健全的人格。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重视阅读,必须要关注阅读教学的质量。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大多采取的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敢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怎么考就怎么教,以期让学生达到教师的预设目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没有主动权,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阅读是学生创造性、个性化的学习,要尊重学生的感悟与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重分析、轻感悟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想,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大部分教师更注重课内的阅读教学,特别是精读课,忽视了课外阅读的拓展,割裂了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长远看,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4.1营造阅读氛围,诱发阅读兴趣
1.学校阅读氛围的营造。儿童教育学家蒙特利梭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通过环境的熏陶得以实现的。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至关重要。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摒弃喋喋不休的讲解,要努力营造轻松、宽松的阅读氛围,给学生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感悟,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教师还要给学生做好榜样,一个爱阅读的老师一定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之火,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注意班级“书香”氛围的构建,让学生浸润在书籍的海洋中,产生想要读书的欲望。例如,可以建立班级读书角,设立读书管理员,对书单进行整理,列出书目张贴出来,便于学生借阅。为避免图书久置而出现无书可读的情况,可以号召学生们交换图书资源,每学期对图书进行更新。学生置身于浓厚的书香氛围中,一定能激起他们对书的渴望。
4.2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教育观念不同,家长的语文素养不同,传统阅读教学都采用一刀切,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也无法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因此,教师采用分层教学势在必行,通过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和训练,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兴趣和知识能力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其次,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进行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培养学生对阅读课程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教师应该科学的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有强烈的兴趣。
4.3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课堂的阅读氛围
通过构建一种良好的语文课堂的阅读氛围,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语文阅读的热情,进一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使得学生在阅读之余也可以带动其他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从而促进班级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语文课堂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创新的课堂阅读的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课堂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满足不同学生的语文阅读需求,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效率的提高,在课堂上也能够极大地发挥不同学生的语文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4.4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师生互动意识
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内容便是“以生为本,开展教育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样的要求明确指出传统教学中需要做出改变的地方,新时代的课堂需要培养出有自主思维、创造性想法的学生,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一些有效手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鼓励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汲取的方法,教师的课堂角色也由传统的一言堂转化为师生共创的和谐课堂,这样的进步将促进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发展。因此,为了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整合,首先,需要教师主动深挖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内核,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其次,需要教师结合阅读教学内容,使用模仿的教学方法,降低写作难度,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再次,需要教师组织课外阅读分享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最后,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写作任务,在实践中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充分的整合,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克喜.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23.
[2]马进元.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J].考试周刊,2020(11):49-50.
[3]吴小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23):35.
[4]刘瑞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04+120.
[5]张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分析[J].读写算,2019(12):15.
[6]殷得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