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史庆英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史庆英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在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一方面能够迎合快速的社会节奏,另一方面也能彰显,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能力。
        黑龙江瑞兴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在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一方面能够迎合快速的社会节奏,另一方面也能彰显,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于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实现复杂环境下,更加严谨迅速的建筑施工。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层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材料与施工技术都陆续应用到建筑行业中,相比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钢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为现场污染小、灵活性高、节省时间与建材等。同时,装配式建筑所应用的多数构件都来自工厂,运输到现场后可以直接组装,进而能够缩短工期,且无需在施工现场开展其他工作,如振捣、浇筑等,能够减少水、电资源的消耗量,而这与国家正在积极倡导的绿色建筑理念相符,其应用前景广阔。
        1装配式钢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
        1.1 强化建筑设计的准确程度
        为保证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防止错误发生,确保能够不断提高建筑质量。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模型开展设计工作,整个工程通过设计能够形成一定的3D模型,从而可以将各种设计细节更为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相关人员更好地把控质量,这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思路的进一步完善至关重要[1]。
        1.2 提高施工效率
        如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最先进的技术形态,实际开展建设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效率的原则,更加合理地开展施工操作。具体施工时利用BIM技术可使工程设计与施工更具科学性,并通过对合理运用精细化理念方面的思考,保持建筑结构良好的施工及应用状况,满足其作业计划高效实施要求,避免给建筑应用埋下质量隐患。
        2高层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
        2.1部件焊接操作
        焊接加工是装配式轻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环节,直接影响着钢结构的稳定性。,首先,校核各项部件的尺寸、节点板质量、合格印迹后,才能开展部件焊接操作。其次,应对需要焊接的部件进行100~500℃的预热,并用测温笔测量其温度,待其温度超过100℃之后,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提出的焊缝要求、焊接工艺要求、焊接技术参数进行焊接操作。再次,焊接操作完毕后,需要立刻对焊接部位进行后热,并将后热温度设置在150~250℃。最后,施工者可以使用烘枪对钢部件焊缝、热影响区进行加热,并结合测温笔测量,以保证焊接加工的准确度。此外,施工者应当注意在焊接箱型构件时,要依照主体长度安装配套的焊缝对接衬板,并将伸出长度控制在8mm左右[2]。
        2.2构件分段技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将构件与现场情况相结合,对分段技术构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科学、合理地组装各个部分。对于现场塔式起重机的调配,需要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地开展设计工作,获得最佳的起重范围,确保安全、可靠地开展施工作业。与此同时,保证环形部件的运输合理性,确保运输条件良好,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与设计路线,营造良好的运输效果,合理地分解不同部件,在加工制作与吊装过程中选择最优的分段方案。
        2.3钢柱、梁吊装
        在吊装操作中,施工者需要先为每个柱脚螺栓拧上一个盖板和螺母,用以协调柱的安装标高,并在吊装之前,对螺母的标高进行调节,确保每组螺母的标高与设计方案相差在1mm以下。接着,用起重机或由千斤顶、卷扬机等设备组成的简单吊装工具,进行柱的吊装。然后,施工者应待柱就位后,调整其位置,使其中心线对准基础的中心线,以定位其平面位置,再进行安装。在此过程中,施工者还要通过调节螺母的高低,来设置钢柱的垂直度,并在自由状态下,将正交两个方面的柱垂直度调整到0,再紧固螺栓完成柱的初步定位,此时,钢柱的标高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但应当在2mm以内,因此,应基于该标准,进行定位结果检查,确定无问题后,再进行后续操作。待初步定位成功后,施工者需要对柱脚底板上下的螺栓进行紧固,再用4组铁垫塞实、焊接,实现柱的吊装。在梁吊装中,施工者需在柱安装完毕后,采用专用的吊装设施利用螺栓基于柱的框架,进行梁的安装,以完成整体钢筋框架结构的安装,落实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3]。


        2.4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1)外墙板安装
        一般是指外墙板可以通过工厂预制成型,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采用上拉下托的方式,将外墙板的节点与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相连,连接件必须采用全熔的方式进行焊接。运用高强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墙板安装的强度。将预制好的外墙板进行起吊时,必须先确定好型号匹配,保证各个环节都准确无误后再利用吊环进行起吊施工。
        (2)内墙板安装
        在墙板安装过程中,梁的底部应使用楔块来调整标高,确保底部的缝隙必须小于3cm。水平方向可以使用砂浆进行细缝的封堵,竖向位置如果存在缝隙,则可以使用防火型岩棉粘进行填充,预制的混凝土夹心轻质内墙板实际上属于梁下挂板结构,当施工建设过程中已经将墙板高度和垂直度进行有效校准后,需要取出墙体底部所有标高调节垫块,然后使用柔性抗裂砂浆对这些底部缝隙进行封堵,进一步确保施工建设质量。
        2.5钢构件施工
        在分段操作钢结构时,必须对钢构件的质量进行控制,并在恰当位置堆放钢构件,即基于一定工作标准按顺序堆放,准确、详细地记录各种信息与标识,从而为今后的查找与使用提供极大便利。
        2.6现场成品保护
        在钢构件焊接加工完毕后,施工者需要按照其用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将其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并加以标记,避免二次运输为成品造成伤害。在堆放过程中,施工方应先做好现场的平整处理,并用枕木垫在成品下,以免其直接接触地面,受潮气影响。同时,务必确保钢构件堆放的位置,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地面积水为钢结构造成损害。此外,需合理控制成品构件堆放高度,预防其倒塌、变形,以保证成品保护工作落实效果。
        3改善钢结构的应用现状主要方法
        3.1装配式建筑方案的优化来提升工程施工效率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机器的操作,以及混凝土打造等工作的规范性,是整体设计方案的前提条件。作为以建造为目的的施工任务,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是进行工程方案设计的主要任务,其中包含对于钢材零件的选择,对于安装方法的规定,以及施工方法的灵活性,在对于线路的规划,和细节性的设计要求上。需要结合科学的设计理念,在相近的工程设计模板的参照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计难度,并且尽可能的提升设计的效率,在设计方案的严谨性和全面性上,也有着绝对的优势。
        3.2从钢结构的生产应用两方面提高组合的契合度
        结合目前的施工现状,发现由于契合度不足,造成钢结构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统一生产标准,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制作工艺等级的划分,在固定的生产工艺标准下,用户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进行钢材制造标准的选择[4]。
        结束语
        科学分析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技术内容及施工要点,能使先进的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使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建设水平。建筑装配式钢结构使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围护体系技术,在一定程度影响着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宏斌.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的分析[J].区域治理,2018(40):202.
        [2]钱震.谈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9(23):129,135.
        [3]李荷英.谈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15):86-87.
        [4]李强,甘泽   共引文献13
        [5]牛敬乾.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5):35-35.
        [6]张羽.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J].城市建筑,2020,17(3):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