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研究 李芷莹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芷莹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市政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市政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市政工程开始呈现出周期长、施工复杂的特点,给施工管理带来了难度。如何更好地管理工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BIM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对市政工程的每一项施工内容进行详细规划,从而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项目管理;进度控制
        引言
        项目进度管理决定了工程项目是否如期完成,可想而知它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部分,即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进度计划的执行。现在大多数市政项目依旧使用传统的软件P6和Project编制进度计划,然后再手工绘制横道图法、网络计划法和S曲线法等进行进度控制,这些方法很多是以文字和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不仅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时效性比较差,不利于实际的项目进度控制。
        1 BIM技术应用优势
        面对施工现场的复杂条件,常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已难以应付,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其中BIM技术便是其重要应用,并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表现出极大优势。首先建立3D模型,能够使施工信息高效整合在模型中,并且具备模型仿真及施工模拟等功效,可对施工模拟情况进行展示,及早发现施工现场管理的缺陷,提高施工技术交底效率,具有更高的现场施工管理效果,在工程管理上作用显著。其次,在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方面,BIM技术也有较好的应用,通过建立一体化模型,可为现场各施工方提供信息获取通道,并且可实现复杂施工信息的高效处理,使得现场管理信息的反馈与传递更加高效,可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及物资使用情况,BIM技术可实现施工进度成本的更高效控制。
        2 BIM技术的应用现状
        据研究发现,在北美国家有近乎一半的市政行业已经应用BIM技术和使用相关软件,并且使用率在近两年大幅增加。BIM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而在中国,BIM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BIM技术的出现不仅控制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也给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中国也有一些应用过BIM技术的大型项目,像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南水北调工程、上海中心大厦以及香港地铁项目等。BIM在国内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经济、技术、制度和政治等各方面。和国外相比较,BIM技术在我国市政行业应用的大环境尚不成熟,缺乏完善、统一的应用标准和相应的法律制度。当前,政府在推广BIM技术中的作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比如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等。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BIM的推广不管是对市政行业还是对政府都是百利无一害的事。另外,想要加快BIM的发展进程,光有BIM理念和方法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批有专业技术、发挥BIM优势的应用型人才。
        3 施工进度管理措施
        3.1 在施工前做好有效的控制计划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丰富,而且也很复杂,要对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综合考量。在编制各类计划时,首先要在对设计文件、施工内容、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充分了解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分施工阶段做好施工总进度计划、主要材料计划、劳动力需求计划、机械设备进场计划、专业分包计划及阳光招标计划、工程的阶段验收计划等。同时,做好施工部署和施工安排,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就是把一个成熟的承包商在施工前能够考虑到的问题全部计划到,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想要实现上述这些计划目标,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拟定出进度管理的计划或者规划,不然在实施时没有头绪,很容易打乱仗,对工程的顺利进行造成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总工期。


        3.2 进度计划的执行
        传统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后一般利用网络技术优化进度计划,从而制定各季度进度计划目标,产生较为明显的主观意识,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施工环境、设计变更、材料供应或项目各参与方等客观因素,一些难点问题它是很难预测到的。传统的进度控制忽略了事前控制,更注重的是事中和事后控制,它是在问题发生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进度的优化,这种被动的控制不具有前瞻性,而且工作效率也较低。另外,它没有模拟论证进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也很难预测到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不能提前准备预防措施。因此,在实际施工现场中的指导力度不够。与传统的进度控制相比,基于BIM的施工进度控制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它能进行施工进度模拟。BIM可以在3D可视化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转化为4D进度计划模型,然后再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进度模拟,虚拟整个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可以实时动态监控,能及时地解决进度偏差问题,最优化进度模型并指导施工,实现了基于BIM的进度控制、参与人员以及施工过程的集成化管理。
        3.3 在工程进度管理过程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BIM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在工程进度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时期,为了实现预期的工程进度管理目标,有必要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地运用。尤其是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可以通过建立市政模型,为进度管理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促使相关施工人员能够对工程项目拥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施工建设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市政模型,还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对施工材料的供货时间进行控制,保证材料按时按量供应,促使施工作业顺利进行,避免延误工期。工程对工程质量、效率要求较高,而且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稳定性的因素,不仅致使进度管理工作更复杂,而且加大了工程进度计划变化的可能性。
        3.4 提供有效的进度信息共享与协作环境
        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中项目丢失信息现象严重,而基于BIM可视化的4D进度模型几乎包含了各单位人员在项目整个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让各单位人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众所周知,在工程建设中协同工作是很重要的,主要是市政方、施工方、设计方和监理方等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的交流及协调配合。传统的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参与方对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参数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不同,常常会出现认识偏差,再加上沟通交流不及时,到真正施工时一些问题才会暴露出来。采用事后协调的方式会导致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责任推卸,并且会加大协调的工作量,因此让各参与方形成统一意见再进行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BIM能给各单位人员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与沟通协作的平台,事前对他们交流的意见进行汇总协调,合理安排资源分配和施工工序,从而大大减少了协调工作。BIM从根本上使参与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分享和交流项目设计和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升了各单位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施工现场管理更加重要,而BIM技术具有三维渲染的功能,可用于施工现场模拟、方案推演、进度管控、设计纠偏等重要环节,再加上BIM技术在信息化处理上的优势,能够使施工资源得到更有效整合,促进施工成本控制优化,也显著提高工程资料管理的效率及价值,对施工现场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
        参考文献
        [1] 任一希.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上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9(01):64-65.
        [2] 叶飞,李正焜,梁巧真.基于BIM的可视化工程进度管理优化[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03):51-56.
        [3] 杨文军,杨青,于佳露.基于BIM技术的桥梁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04):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