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安小旭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安小旭
[导读] 摘要:钢筋混凝土技术从源头来讲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1848年一位法国园丁建造钢筋混凝土花盆时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有172年。

        中建八局(厦门)建设有限公司  厦门  361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技术从源头来讲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1848年一位法国园丁建造钢筋混凝土花盆时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有172年。然而钢筋混凝土技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内容。钢筋混凝土技术理论从最开始的弹性理论设计把弹塑性的钢筋混凝土当成弹性材料到如今21世纪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理论早已不满足只是做一个坚固的花盆。当今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因素定为随机因素,以统计学为基础,依靠计算机完成复杂运算,依托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新工艺,建筑在大跨度高层的方向上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特点分析
        1.1整体性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钢筋混凝土工程对整个工程的基础性作用,并在工程施工中准确把握各个环节,进而排除其中的隐患和问题,优化其施工环节,促进工程整体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施工方面,还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协调与沟通,进而确保工程的整体性和各环节建设的一致性,从而做好优化工程施工环节,并在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两个方面都能提供更好的依托。
        1.2复杂性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的复杂性上面,针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施工人员要从工程的整体出发,把握工程的全方位内容,同时还要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后续施工能够有序开展。最后,还要做好钢筋混凝土后期的处理与养护工作等,避免因后期处理而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总之,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相关人员要重视整个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复杂性,通过良好的事前准备、事中施工和事后养护等,全面确保工程质量要求。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现状
        2.1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材料问题和温度问题。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和骨料,有时候材料加入的比例不正确,水泥具有干缩的性质,会吸收一部分混凝土里边的水分,从而使混凝土变得干燥,混凝土在建筑中体积会逐渐有些收缩。另外,在制作混凝土的装置里,有一些建筑工程要求的工作周期很短,为了尽快完工,按时完成建筑目标,制作混凝土的时间过短,水泥与骨料的混合不够充分。同时,建筑室内的温度与室外的温度也有很大差别,在夏天的时候,外边的墙壁受阳光直射时间长,并且夏季温度过高,墙壁的温度可能会达到50℃以上,而室内一般要开空调,室内温度大概有20℃左右,温差大概有30℃;冬天的时候,墙壁外的温度一般在0℃以下,有暖气的房间室内温度一般能达到28℃左右,温差也有30~40℃。因为温差过大,墙壁外部与墙壁内部受热很不均匀,所以很容易导致墙壁出现裂痕。
        2.2混凝土结构被破坏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要用到很多的钢筋来加固建筑,因此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受当地气候或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钢筋就极易出现氧化或者碳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就造成了混凝土结构被破坏,使得建筑安全方面出现了问题。甚至钢筋出现腐朽问题时,整个结构的抗压能力就会下降,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整体的性能检测与质量管理要严格把控。
        2.3缺少专业人员
        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前期的设计、到中期的施工、后期的完善,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而在关键的施工环节,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有时甚至要由专业人员亲自施工。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众多,但具有专业从业资质的人却很少,这就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混凝土的配置方面,建筑物的用途、所在区域、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不同,混凝土的配置就应该有所区别。使用原料的材质和配比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做到“因地制土”。


此外,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对相关设备操作不熟练,也会对后期的施工造成影响。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关键点
        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之初,首先要强化对材料的检查与质量控制,从而避免因材料问题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强度问题。针对材料的检查,应强化各类材料的进场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此外,针对钢筋的加工处理,也要根据相应的设计图纸进行处置,确保钢筋加工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3.1模板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模板是其中的最重要施工技术之一。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浇筑的部位较多,不同的施工方案还会对施工技术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编制,以确保实际施工满足施工的具体状况和需求。整个模板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首先,施工人员要针对模板施工流程进行了解,并安装好相应的钢架设备,再展开模板的搭建。其次,若模板高度高于5m时就需要搭建脚手架。脚手架必须保证良好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模板浇筑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最后,模板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展开,确保模板施工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
        3.2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分为以下部分。首先,在钢筋连接长度末端和钢筋的弯折位置,需要保证其距离大于钢筋直径的十倍,同时接头不能在比较大的弯矩位置设置。其次,钢筋的受拉区域弯钩,不宜采用二级钢筋,而应采用一级钢筋的尾部接头做弯钩。同时,针对搭接位置,还要用铁丝进行绑扎,确保重点位置和两端的良好固定性。最后,根据设计图纸合理安排受拉区钢筋的绑扎长度,同时还要确保受力混凝土保护层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3.3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关键点
        浇筑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强化对混凝土使用量的控制,确保其使用与相应标准符合,并重视混凝土的拌和工作,从而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技术标准。(2)在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对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在源头上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应的强度和技术要求。(3)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搅拌均匀,而在完成搅拌后,还要将混凝土放置1h,从而提升混凝土强度。
        3.4钢筋混凝土养护工作关键点
        在钢筋混凝土完成浇筑工作后,还要针对性地开展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施工人员的养护工作主要是从控制温度着手,避免因温度问题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洒水降温、草席养护、涂抹养护液等。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材料各自优势,决定了现在的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更新与进步,施工企业要找出并总结常见的施工问题,培育自己的专业施工团队,保障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笑磊.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124-125.
        [2]王元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187-188.
        [3]周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9(18):32.
        [4]黄建锋,朱春明,龚治国,张富文.增大截面法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12):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