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质量精益化管理模式探究 庄云云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庄云云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输变电工程不断增多,对工程质量精益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身份证号码:3207241985XXXX002X;常州市金阳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输变电工程不断增多,对工程质量精益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输变电工程的核心,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运行效果,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输变电工程造价昂贵,施工周期长,施工环节复杂,许多设备长期在户外运行,运行环境恶劣。因此,对工程项目精益管理的要求较高,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精益管理的模式和内容,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精益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建立了精益管理的模型和框架。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精益化管理;模式;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社会和人民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和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电力企业相关工作的重视,采取了合理的措施和措施,加快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输电工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证输电工程的安全,才能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民群众社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实施输变电项目精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质量精益化管理模式及内容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工程质量精益是一种持续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的管理活动。同时,整个过程与项目人员密切相关,需要所有项目人员的参与。建立精益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帮助项目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质量效益的双赢。精益管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质量诊断
        质量诊断是指对工程质量进行诊断,综合分析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现代项目管理来说,质量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质量诊断,有利于科学评价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节点,有效诊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缺陷提出纠正措施,从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质量诊断已成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往往通过质量诊断来进行质量控制,从而发挥更大的工具效应。同时,通过分析有效的质量诊断报告,公司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把握项目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协调推进大局,为质量改进创造条件。
        1.2细化目标
        细化目标是指细化精益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复杂环节,将复杂、多环节、非系统的管理环节具体化,分解为可以实现的具体内容,并将其划分为阶段逐步实施。目标的细化有利于帮助项目管理更具体、可操作的、可分解的,所以项目的进展和项目的质量可以衡量目标是否达到,项目质量管理的效果可以被评估,和可能出现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找到时间,以有针对性的对策,达到最优的结果。
        1.3效能优化
        在进行质量诊断和目标分解后,必须进行效率优化。根据质量诊断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目标分解实施的结果,推进精益管理,实现全方位的计量控制和效率优化,进而实现控制项目整体质量的目标,顺利推进精益质量管理。对于工程项目,可以引入大数据分析、数据库计算等先进的数据处理理念,结合科学的评价措施,有效量化控制,优化效率,更好地整合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进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1.4再造流程
        对于精益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要采取持续优化和动态改进措施,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要尽快改进,必要时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也是精益管理与普通质量管理的区别。通过持续的流程再造,逐步精益和完善工作流程,并进行相应的运营管理升级,从而为整个输变电项目的管理提供有效协助。


        1.5系统构建
        流程再造完成后,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数据库,进行体系建设,完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可以实时控制,和紧急情况可以警告来实现不同的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链接会逐渐渗透到质量控制概念和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运用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每一个细节。
        1.6完善体制
        体系建设完成后,质量精益管理成为一项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系列的系统要素来对应相应的项目、人员、物资、资金。质量精益管理还需要不断完善体系,使体系更能发挥效率,做好项目高管约束,提高精益管理水平。
        2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优化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精益管理是解决项目质量管理的根本方法。在输变电项目中,引入精益管理,加强项目管控,实施相关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除了上面第三点分析的输变电工程精益管理模式的内容外,还有一些管理优化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2.1运用 PDCA 循环
        加强对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PDCA循环是指通过P(计划)、D(做)、C(检查)、A(行动)的周期对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该管理方法可用于上述第三部分内容中讨论流程再造与优化。对于输变电项目,PDCA循环可以运用到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层次、环节,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过程,解决相关问题,取得实质性成果。通过PDCA循环的反复、连续运行,实现循环螺旋上升,从而促进项目精益质量管理的改进。
        2.2充分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搞好工程质量管理和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和加强一个公平、公正的招标系统,并加强质量控制,包括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专业也可以引入了工程质量管理公司协助项目实施工程质量管理。输变电工程是输变电的重要设施。其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对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居民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竞争系统的介绍和推广有利于加强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建设链接可以提高项目的质量,促进项目的整体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提高了整体质量诊断、控制、优化和重构能力。
        2.3建立健全监理制度
        目前,许多工程项目都实行了项目监理制度,但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有很大不同。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监理制度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监理作用。对于工程质量的精益管理而言,工程前端的工程监理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工程监理体系,可以明确工程监理计划,并在计划中给出工程的物资运用、进度控制、人员控制等要素的配置计划。这些也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工程监理体系,可以对工程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实现相互协调和联系,保证各项指标的有效实施。此外,监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的配合也涵盖并贯穿工程的全过程,涉及工程质量控制部门、机制、人员等。他们的职责和权限被明确分配。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逐步丰富输变电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进而总结经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有效提高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总之,工程质量是输变电工程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运行效果,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利益。输变电工程造价昂贵,施工周期长,施工环节复杂,许多设备长期在室外运行,运行环境恶劣。它对工程项目的精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目前,质量精益管理仍是施工管理的一种创新尝试。理论和时间都在进一步的探索中。然而,从整体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精益管理是未来输变电项目质量控制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博,杨卓,李科,李秋燕,刘学军.适应“放管服”要求配电网精益化规划体系创建[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6):186-188.
        [2]沈锐.电力配网工程精益化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11):138-139.
        [3]胡鸿儒.输电线路的精益化运检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20,39(31):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