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方法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谢文英
[导读] 摘要: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过程中,配网自动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意义应该得到重视,其中的优势技术要尽可能地得到应用。
        身份证号码:3204211972XXXX7749;常州市金阳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过程中,配网自动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意义应该得到重视,其中的优势技术要尽可能地得到应用。在新技术应用的时候,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应在建设中逐步解决。通过不断探索,提高保证配网自动化的标准化、智能化,从而更好地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提高智能电网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动化;具体应用;未来发展
        引言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借助线路自动监测设备,充分了解供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利用自身的优势分段供电,降低供电故障的概率。因此,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积极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发展,而且可以高度集成各种现代技术,以适应供电监管的不断变化的要求,解决配电网的安全问题电力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空间和完整的运行空间可靠性和稳定运行。
        1配网自动化的特点
        1.1自动性
        配网自动化的自动性是其根本特点,建立在内置于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系列规则之上。例如,通过设定线路运行的关键监测参数,配电管理自动化系统可监测线路状态异常;通过用电管理侧的规则设定,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对区域内负荷进行控制;通过定制馈线故障处理逻辑,馈线自动化系统可实现故障线路的隔离与告警。所有系统的功能实现都是自动进行的,代替了大部分的人力工作。
        1.2安全性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体现于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在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后,设备的动作必须得到可靠的指令,从而降低甚至杜绝了外界扰动导致误动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配网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1.3选择性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选择性在于对设备的正确选择。在系统中,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编码,从而在系统发生异常时系统可以马上判别发生故障的设备及其位置,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迅速隔离选择出的故障点,恢复受影响区域设备的正常运行。
        2配网自动化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1环网柜的优化设置
        环网柜是环网的核心,通过加强对环网柜合理有效的布设,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其安全性与经济性。由于环网柜具有小型化的特点,在配网过程中常出现大规模的故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配网自动化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运行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区域内负荷的实际运行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并通过设置更为合理有效的环网柜布局,使得环网柜内的负荷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同实际情况相匹配符合,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的日常供电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配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2智能开关的关键点布置
        智能电网的关键在于自动化,即自动化控制配网过程。要实现自动化控制,就要求智能开关能够精准地将信息及数据进行传输,当前我国生产技术已经达到这样的要求,智能开关的传感精度都能达到要求,因此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那如何合理的布设智能开关,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安装智能开关的分销网络中,精准找到合理的关键点以此来产生对用户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电网的有效控制,实现智能开关的价值最大化和提高智能电网的控制程度。在通过传感技术增强自身运行能力,确保在出现故障时,开关可以更快速做出更精确的反应的前提下,运用模拟软件、运筹学等技术更为合理的布设智能开关,充分发挥出自动控制的效果,从而实现配电自动化。


        2.3电缆的敷设
        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电缆受热力与磁力的影响导致电缆线路与其他线路叠加而产生的电压级别错乱的问题,导致应用效果不佳,这也是传输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配电网的过程中,提高电缆的敷设质量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进行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电缆的高质量敷设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关注点。在实际进行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软件、运筹学等技术对电缆的敷设进行虚拟化的模拟,加以数学分析,综合实地考察的地形地貌进行综合设计,以此进行高效的传输并减少危险事故的出现。就电缆的敷设工作而言,在空间布局上,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敷设,因为这种原则一方面可以快速解决空间受限的问题,另一方面位敷设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从而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3配电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配电自动化的综合型受控端
        综合性受控端会将配网自动要求传递到SCADA系统,根据掌握的信息数据完成电力系统信息采集处理,通过对受控端数据的整理,实现系统规模简化作业,在配网自动化综合性受控端完成信息信号采集、处理等工作,当相应作业完成后还需要考虑到配网自动化信息处理过程中,是否会因为电力系统震荡等原因,导致信息处理工作效果难以达到工作要求。通过电力系统潮流分布以及电压进行全程监测,并将监测得到的信息传递给主控方,通过信息及时传递,完成受控端信息通讯,确保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在SCADA、DA系统中,及时处理电力系统信息,通过数控端实现信息的及时通讯,进一步提升数据的精准性。
        3.2定制电力技术
        定制电力技术由高速断路器、电压稳定器、频率检测器、快速无功补偿器等设备构成,了解柔性送电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各项信息技术的整合,将其应用于配网自动化系统后,通过定制电力技术降低谐波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谐波,进一步提升供电效果,降低供电所需使用的成本。定制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期间,会出现瞬间增加负荷、丢失大负荷的情况。在电力系统在运行阶段,为保证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还应该将定制电力技术活用于配网自动化系统,适当调整内部线路,优化电力系统,并根据高层次客户对配电运行工作的需求,灵活的应用定制电力技术,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满足高层次客户对配电网的使用需求。
        3.3新型FA技术
        FA技术是我国电力企业当下重点研究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目的是为了分离配电系统与输电系统用户端,提供电网提供者信息,方便用户实时查看电价信息,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供电方,FA技术糅合众多信息化技术,并在技术支撑下实现分布式电源,从而可以精简线路配置,减少无用线路传输电能造成的能源损耗,通过优化电路内部结构,进一步提升内部能量的利用效率。
        3.4电力配网应用自动计量进行管理
        在电力行业中,也曾经出现过窃电的现象。而当前我们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用户的电力消费数据进行统计与存储。自动计量管理主要就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存储和计算有关电力消费数据,满足电力的持续增长需求,尽可能防止出现窃电现象。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见的是在各小区安装在电网终端的智能仪表,通过仪表的计量提醒用户降低对电力的浪费,从而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各种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在得到健全发展后,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我们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应用其各项优势,着重于发展其安全性、便利性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供电。电力配网自动化能够有效地适应电力行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也能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电力企业应重视和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稳.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7):198.
        [2]金智勇.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8):195.
        [3]温江胜.初探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1):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