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智慧:在政策引领中规范强化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钟鸣1 张娜娜2
[导读] 道德智慧作为理论理性智慧和实践理性智慧在现实教育
        钟鸣1 张娜娜2  
        无锡市西漳中学   214000  
        【摘要】道德智慧作为理论理性智慧和实践理性智慧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道德智慧的形成既需要外在政策的他律规约,更需要内在的自律内化,还需要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道德智慧、政策、规范、强化

一、问题直击
        小王老师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带着满腔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厉。课堂教学上,如果有学生不认真听讲、回答或板演错误,他就会严厉训斥;日常管理中,他经常采取不许进教室,罚款、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与学生交流,由于小王来自一线城市,对于来自偏远地区的务工人员的子女,小王觉得他们见识不广,在许多问题上经常忽视他们的意见,不太注意他们的感受。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很大,周围同事也善意地提醒过他,甚至学校领导也专门找他沟通过,但是小王却不以为然。
        直到一次语文默写,一名平时还不错的学生因为当天没有认真准备而默得很糟,在他训斥的时候,非但没有表现得很愧疚,反而嘴角带笑。他顿时火冒三丈,拿着语文书就在这名学生的头上打了几下。当时无事,学生回家后头疼,父母询问原因方知经过。于是就气势汹汹来到学校,向学校投诉并要求小王老师辞职。在校方调查核实之后,小王才觉得所做欠妥。为此,他不得不道歉并作出深刻的反思……
二、问题诊断
        小王老师的行为显然是存在问题的。教师的爱要严而有格,教师的管理要遵守法规,教师的教育要公平公正。小王老师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热爱学生、“以生为本”的教师职业基本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教师就要严格遵守《教师法》《教育法》以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体罚、变相体罚甚至侮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无论是在法律人格还是在道德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学生也要耐心引导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它不但建立在教师自己的理性认识上,更要扎根于师生的情感关系里,具体表现在师生交流中。即在交流中与学生平等对话,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并借助这种了解,更好地关怀学生。不论学生的家庭背景如何,都需要肯定和鼓励,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优点和错误的积极面都是对学生很好的关怀。
        小王老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职初教师群体中,政策法规意识普遍较弱,外在的规约往往需要通过借助教师职业道德事件处理,震慑和推动教师反思及内化。职业道德制度和规则的刚性,更多地体现在对“失范”者的强制力,重在对“失范者”及其周围教师的震慑,并引发教师在职业道德层面的自我检查、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制度和规则的理解,唤醒职业道德的觉醒,加速职业道德制度和规则的 “内化”[[[]陆道坤, 谈娟. 从集体规约到个性化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生成的逻辑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17, 第29卷(4):7-12.]],积累职业道德智慧的实践经验。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其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经验和职业道德能力还比较薄弱,道德智慧作为一种理论理性智慧在其职业之处还不能到达道德本质的理论至高点,作为实践理性智慧在其职业生活中还没有充分的领悟,这正是职业道德规范等集体规约在教师职业之初的重要作用。
三、理论导航
        道德发展总是经历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也是如此。个体由制度和标准规约下的“他律”走向制度和标准个性化“内化”之后的“自律”,即逐步走向个体职业道德自由、具有职业道德智慧的过程,需要在政策法规的引领中逐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边界”的形成、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和合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借助教师职业道德制度体系建设。
        职业道德制度体系作为一种外在的规约,在规范强化师德智慧的引领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一方面通过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职业道德人物和事件的宣讲,从理性认知和感性感染两方面加深教师对职业道德标准和规则认知,进而产生对职业道德制度的“敬畏”,促进理论理性智慧的发展。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制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执行,将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则和与细节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具体对教师教育活动内容、方式,甚至课堂教学具体环节等进行规范,让教师在道德实践中对自己的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进行审视和评判,对其自身的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形成合乎理性的理解,并推动自己以更加合乎客观伦理的方式生活或生存,促进实践理性智慧的发展。


        道德智慧是人类致力于过好精神生活的智慧,是人们运用道德知识、道德经验和道德能力对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的积极的自我审视、道德觉解、道德洞见,并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历史的、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关系的明智、果敢的判断和选择[[[]张茂聪.道德智慧:生命的激扬与飞跃[J].教育研究,2005.]]。反映的是人们对善恶进行道德价值认识、 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定位和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向玉乔.论道德智慧[J].伦理学研究, 2014, (5)16-21.]]。而教师的道德智慧是基于教师职业道德基础上的自我认知、把握自我、洞悉他人、妥善处理各种职场关系的智慧[[[]杨翠娥.论教师的道德智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9).]]。
        作为理论理性的道德智慧,政策法规引导教师重视通过培训和学习去认识教师道德的本质;作为实践理性智慧的道德智慧,政策法规规范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知行合一,进行“事实与价值、天道与人道”相混合的一线实践。教师的道德智慧在政策引领中获得规范和强化。
四、行动研修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引起人们的震撼,一是天上的星空,一是人内心的道德律。”教师道德智慧归根究底在于每一位教师内心的道德律的觉醒。但是,相关社会制度之于教师的保障和规约更是重要的现实[[[]王中男.教师伦理道德:失范与复归:基于“个体·社会”框架的一种分析[J]. 教育伦理研究,2014, (0):99-110.

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初中生成长发展指导研究》(课题批准号:D/B/2016/001,课题负责人:高静东)的研究成果.
钟鸣,男1984.6出生,汉,硕士。高级教师,无锡市西漳中学,初中生成长发展指导研究
*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初中生成长发展指导研究》(课题批准号:D/B/2016/001,课题负责人:高静东)的研究成果.


]]。
        1.在政策学习中获得道德认知
        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职业道德制度体系、全覆盖的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这些是教师应当认知、遵循的职业道德条律,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实践和体悟,从外在约束走向内在自觉。
        指导青年教师学习职业法规、自我认知和道德实践同样重要,都可以启悟他们的道德智慧。通过政策法规规范学习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启悟,帮助青年教师实践中逐渐领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2.在自我教育中道德觉醒
        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要求—“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不断地接受再教育和启悟自我教育的过程。从遵循政策法规的引领,学习规约条律,到自我道德觉醒,学会“关心、宽容和尊重,倾听、共情和积极关注,与学生、同事相处”更好相处;从不成熟教师走向成熟教师、从不完善的人走向完善完美的人,进而从生命的物质状态走向生命的精神状态。
        3.通过指导启迪道德智慧
        指导青年教师自我探索,启动内在觉悟,可以让青年教师审美自己的职场行为,比如无私地关爱学生,不论学生的成绩优劣、习惯好坏、长相俊丑、家庭贫富,也不管其父母权位高低,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地给学生以平等的爱。
        指导青年教师了解现代教育的学生发展指导,懂得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学会关注学生的优势,宽容学生的不足,在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而因材施教,从而“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师在践行规范中,以科学、专业和审美的能力,更好帮助学生成长,同时更好帮助自己的成长,体验“教学互长”的成长,更好的感受助人助己的美好幸福,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这将促使教师进入职业道德境界,领悟人士道德智慧。

        
参考文献:
[1]陆道坤, 谈娟. 从集体规约到个性化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生成的逻辑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17, 第29卷(4):7-12.
[2]张茂聪.道德智慧:生命的激扬与飞跃[J].教育研究,2005.
[3]向玉乔.论道德智慧[J].伦理学研究, 2014, (5)16-21.
[4]杨翠娥.论教师的道德智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9).
[5]王中男.教师伦理道德:失范与复归:基于“个体·社会”框架的一种分析[J]. 教育伦理研究,2014, (0):99-110.

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初中生成长发展指导研究》(课题批准号:D/B/2016/001,课题负责人:高静东)的研究成果.
钟鸣,男1984.6出生,汉,硕士。高级教师,无锡市西漳中学,初中生成长发展指导研究
*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初中生成长发展指导研究》(课题批准号:D/B/2016/001,课题负责人:高静东)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