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杏芳
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中心小学 510900
摘要:班风建设对于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实施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班风是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表现,优良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巩固、发展班级,进而对教育班集体每一个成员产生积极的作用。如何抓好班风建设,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班风建设、学生、班级管理、班主任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地方,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空间。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集体的主要标志,是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体现。班主任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是班风的建设。当一个班集体有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健康乐观的行为风尚时,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班风建设对于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实施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抓好班风建设,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己知彼,方能心想事成
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是班主任建设良好班风的首要条件。倘若班主任不了解自己的学生,那无异于瞎子摸鱼,对于班风建设来说是很难取得实效的。班主任在开学前就要了解学生,拿到本班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备好开学的第一课。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正如兵法上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此方能在班风建设上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谈话法具有灵活、快捷、容易掌握情况、有利于增近师生感情等特点。谈话对象可以是学生、科任老师、家长等等。和学生谈谈有什么新的打算,适应不适应班级和学校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等。和其他教师谈谈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薄弱点,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各位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和家长谈谈学生在家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交谈地点则可以在课堂、办公室、心理咨询室等安静的地方,选好需要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的放矢地建设班风、因材施教。
作为班主任,在交谈的过程中,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仰慕心理,他们才会向教师敞开内心的世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不因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抬高他,也不因他成绩差而厌恶他,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力求把每个学生都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防患于未然,抓好思想工作
平时班主任应该多用“破窗效应”提醒自己。“破窗效应”是指窗户破损后若无人修补,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这个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破窗效应”如果用在班级管理上,就是要求班主任做到见微知著,抓住问题的开端,及时制止不良之风的蔓延。“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如:有的班级风气,越到高年级就越焕散,舆论不起积极影响,这跟班主任对学生身上的“小患”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让“病菌”进一步扩散,甚至传染到其他学生的身上.最终导致一发不可收拾有关。要知道,学生的思想行为向好的或向坏的方向转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即从第一次开始的。而这种变化总是通过一定的征兆反映出来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耳聪眼明,对学生的行为变化要及时发现,把缺点、错误的原因深究到底。例如,表面看来同样的一起打架事件,有的同学只是小孩子一时气愤难平,动手打人;而有的却是受了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品质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细致地了解学生,看清事情的本质,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般来说,低年级以行为规范的纠正为主,从一个小的坐姿开始规范;高年级则要多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老师认为都是小事不必在意。其实不然,现在的孩了比较早熟,对社会对人生都开始有了思考。只要我们多钻研、多探究,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说透,学生还是愿意接受的。
只要班主任能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小缺点,这些缺点就不会形成风气,而最终导致整个班风的涣散。
三、多管齐下,携手建设好班风
任何学生的成长均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影响。班风建设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要与国家大事、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把握好每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心,把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与校会上学校提出的要求及大队部的倡议做为教育的契机,向同学们提出为了配合好学校的工作,本班该怎样做的问题,以学校的要求来统一班级的行动。在同学们中形成这样的共识:班主任老师对学校的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我们也应该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那么,学生就不会做出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情来,遵纪守法自然蔚然成风。
此外,班主任还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利用班会讨论时下热点问题,使班的舆论与国家政治舆论一致。这也有利于班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正确的舆论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它会在班集体内部产生一种驱动作用,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
四、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因此,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用积极向上的班风影响学生,进而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反之,一个很少开展活动的班级,是没有凝聚力的,更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对于任何集体而言,凝聚力如同磁铁一样,将学生吸引到班级中。因此,聪明的班主任会借助于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主人翁意识,唤起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我们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而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这些品质形成的催化剂。在班级建设中,老师利用开展的各项相关活动逐渐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周周评先进学生,两周评班级之星),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渐渐地,良好的班风会在班级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形成。
总之,有效地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不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健康的、丰富的感情,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了班级的良好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从而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五、巧用心理学,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注重个性发展与个性完善的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个性的健全显得日益重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其心理发育不成熟,因而常常会发生诸多的心理困扰、出现情绪不协调、甚至精神障碍。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像我们看过去那样无忧无虑、活泼开朗,他们中有的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有的逞强好斗、性情粗野;有的学习羞怯,依赖心理强;还有的学习能力差或患有多动症等。这样的学生他们可能遇到心理困惑、不良情绪,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有的学生总是不专心听课.我们就不要一味指责他捣乱课堂秩序,他有可能是多动症儿;有的学生上课总是开小差、发呆,这也许是一种课堂退缩行为的表现……班主任应对此心中有数,而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班里的各种风气,如:学风、纪律风、自信、互助等。
良好班风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一位班主任付出艰苦的努力。良好的班风犹如纯洁的水分与空气,使学生身在其中得以健康的成长。正如一句话所说的“篷生麻中,不扶自直。”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J]. 胡志刚.??才智.?2020(17)
[2]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 缪全章.??课外语文.?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