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薇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重庆 400039
摘要:传统的应试考试思想下,小学教学更偏向于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更偏向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知识与技能,养成实践思维,积累生活经验。本文将对生活智慧培养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分析,针对当今时代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有助于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生活智慧的培养。
关键词:生活智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问题和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体会生活智慧和技巧,积累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为实践的主体,培养学生科学客观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综合实践素养,更有利于小学生获得生活智慧,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生活智慧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观表明,小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培养,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符合我国素质教育要求的。其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需求欲望减低,更偏于学习生活智慧和实践技巧,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最后,综合实践活动是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因此,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活动创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能导致的问题
1.教师过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进而忽视了小学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生活智慧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学业成绩却大幅下降,不利于小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2.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错误的认识可能导致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是被动地接收实践知识和技巧,无法真实具体地理解和掌握实践知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最终事与愿违。
三、生活智慧下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1.学校加强对于综合实践互动的重视程度
学校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先要自身提高对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效可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比如,学校课程管理人员应该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繁杂过多的综合实践课程也是不利于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内掌握综合实践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期制度,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理论课程,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理论课堂上采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狼牙山五壮士》课堂教学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寻找红岩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课堂所学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于我国英勇烈士的敬畏之情,感受红岩精神,学习和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促进小学生爱国精神和无畏精神的培养。
再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图形的平移》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举例说一些生活中的平移事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梯的平移或风车叶的旋转来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智慧。这样既可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促进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学科智慧,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基础学科的核心素养。
3.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单一化的活动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携带感和疲惫感,从根本上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实践知识和实践技巧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创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就设计一些“纸模服装设计”、“制作一本图书”等活动内容,而针对性格喜好静的学生就可以进行“读一本好书”、“每天学习一幅画”等教学活动。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更有利于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小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增加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知识层面
传统小学教学注重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现阶段小学增加了学生的在校时间,这样就更有利于小学教师开展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比如,小学政治老师在进行中国近代历史课堂讲解后,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场馆去学习”,去学校附近的文化场馆带领学生切实的感受中国历史的变革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折线图》教学后,可以要求学生回家种大蒜,并在每天记录大蒜的蒜苗长度变化绘制成折线图,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一项生活技能,也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增加了学生的生活智慧和生活经验。学校还可以与周边的社区进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爱心义卖活动,比如“红领巾义卖活动”、“小跳蚤市场”、“以物易物”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算数能力,在不断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生活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组织小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班级团结友爱
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也可以布置一些小组任务,让学生自行安排组内工作分配,自行解决组内出现的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班级的团结友爱氛围。
结束语
在生活智慧培养的背景下,小学教师应该提升对于实践课程的重视度,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将学科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个人生活技能,从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宋鹏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实施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9-10.
[2]刘洁.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99-100.
[3]王中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1(09):227.
[4]陈煜祥.从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体验生活智慧[J].学苑教育,2018(14):85+87.
[5]孙延红.小学综合实践里的生活智慧[J].基础教育研究,2016(21):62-63.
作者简介:宋夏薇(1989.7-),女,重庆,民族:汉,职称:一级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