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辑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马依热·阿不都扎依尔
[导读]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马依热·阿不都扎依尔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摘要: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广播电视工作的中坚力量,编辑工作的高效开展对广播电视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其业务能力、职业观念和操守,也影响广播电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以广播电视编辑为研究对象,对其新闻敏感性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辑;培养;新闻;敏感性
        引言
        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新闻记者也要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寻找更多新兴新闻素材,提高新闻质量和效果。
        1 新闻敏感性的概念
        一般而言,广播电视编辑人员都对新闻具备一定的敏感性,这是他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新闻敏感性要求广播电视编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能够从日常工作和生活琐碎中发现不一样的“亮点”,看穿事物的本质,还要求其不断提升自己信息获取、媒体技术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以便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信息的新闻价值,提高读者对新闻的兴趣。近几年,媒体行业竞争激烈,对广播电视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编辑人员强化个人的新闻敏感性,有效识别信息的价值,让新闻传播以价值为导向。
        2广播电视编辑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2.1提高广播电视编辑的政治敏感性
        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正确的政治站位与触觉。对国家方针政策、规划建设等没有兴趣的人,是不可能具备“沙里淘金”的信息识别能力的,也不可能第一时间抓住事件中的新闻价值。提高政治敏感性,需要编辑人员时刻高度关注国家政策方针,时刻关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在观察和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维和政治敏感性。
        2.2加强广播电视编辑的创新思维培养
        在网络信息技术“催化”下,传播媒介高速发展,广播电视编辑人员要与时俱进,立足传媒业需求,不断更新完善自身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工作中各项要素,推进工作形式的全面创新,捕捉新时代的新闻点。广播电视编辑人员要注重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学会在新背景下发掘新问题和分析新情况,创新策划和表现形式,创新语言表述方式,以顺应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创新思维,以创新为导向开展工作,才可能编辑制作出更具价值的新闻作品,才能牢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2.3提高观察力
        新闻记者不能盲目投入社会实践,要带着自己的任务、自己目标在社会生活中搜集新闻素材,用社会事件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好的新闻报道缺少的是发现的眼光,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下,培养新闻记者的敏感性与其观察力密不可分,新闻记者通过社会现象必须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敏锐力,才能发现新闻线索和信息。同时,新闻记者也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要能够对整个事件作出独特分析,报道一些别人没有的,人民群众不了解的东西,并且要深层次和多角度挖掘事件,将新闻向深度和广度进行报道。敏锐的观察力也不是新闻记者天生具备的,需要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始终让自己处于精神兴奋中。此外,新闻记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发现新闻事件后,要迅速搜索关于事件的所有数据资料,提取有用新闻,为自己的新闻报道服务。
        2.4拓展广播电视编辑的知识面
        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开展中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强化对关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稳扎稳打练好内功。一要强化理论知识储备。理论指导实践,编辑人员需要储备充足的知识理论,学好广播电视编辑的专业写作、策划等知识,强化人文、历史、政治、艺术、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以免在工作中出现知识短板。二要提高专业化技能。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具有明显的繁杂性,每个阶段和环节都紧密联系,要有序进行才能推进工作的无差错开展,才能策划编辑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提升新闻效果。三是加强工作实践培养。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具备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广播电视编辑人员要强化日常工作实践,强化新闻工作不同方面的尝试,总结经验,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才能有效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的新闻敏感性要素的发展,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2.5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长期发展中,充分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新闻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要肩负社会责任,既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也要保证准确解读政策。因此,新闻敏感性要求新闻记者正确解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大众新闻媒体的记者要把握最新的政策路线,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准确面对人民群众解读政策,结合社会事实,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有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其次,新闻报道一定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拒绝错误、不安分思想宣传。我国核心领导人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就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社会环境的文明建设,也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政治责任感是新闻记者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高,在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就越大,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因此,要求新闻记者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从根本上提高新闻工作的敏感性。
        结语
        新闻敏感性是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的新闻敏感性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从不同方面培养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的新闻敏感性,能够进一步挖掘新闻素材中的独特点,更好地提升新闻质量和播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韩虹.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J].传媒论坛,2018(19):135.
        [2]陈红.谈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J].新闻传播,2015(24).
        [3]秦琳 . 浅谈县级广播电台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和创新能力 [J]. 科技传播,2018,10(21).
        [4]马永秋 .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 [J]. 新闻传播 ,2016(24):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