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5期   作者:王贻达
[导读] 作为我国电网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表安装和接电直接影响用电质量
        王贻达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高供电局
        摘要:作为我国电网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表安装和接电直接影响用电质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力企业必须更加重视电表安装和接电工作,保证电表安装和接电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
        1智能电表的优势
        实现了分时电能计量,为中国分时电价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智能电网可以作为管理的基础。可实现保护功能。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应用电表安装和电源接入技术,更有利于用户端继电保护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用户的窃电行为。它可以减少供电企业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供电效率;智能电表安装技术的应用,使支付更加方便;基于智能电网的电表安装和并网技术,可以准确预测电力结构的变化,并能为电力部门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电力用户终端。基于智能电网的电表安装和并网技术的应用,直接改变了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实现了用户端的可再生功能,方便了电力用户对电能的管理,完善了电力用户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发展。
        电力营销结束。基于智能电网的电表安装和接电技术的应用,使电力用户对供电企业有了更高的认可度,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供电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有利条件。此外,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给供电企业留下良好的印象,为电力营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2装表接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2.1如何有效解决窃电问题
        一方面,窃电属于违法行为,为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加强检查,特别是检查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防范或发现企业的窃电行为提前,一经发现,就要上报有关部门处理,积累经验我们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帮助供电企业和用户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工作人员要妥善保管电能表和计量箱,避免电能计量装置及其电线外露,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如有必要,可严格封堵,禁止任何人触摸。并可在计量柜上粘贴印章,记录详细的印章编号。供电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智能防盗装置。最后,要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防盗意识。一旦发生窃电,要安排工作人员修补漏洞,锁定窃电对象,并向有关部门报告,防止窃电事件再次发生。
        2.2提高智能电能表的精准度
        因为外部因素或电子设备本身特性的影响,会使智能电表在使用后出现精度不高现象。为改善这一问题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智能电表在装表接电时的精度得到优化。首先,可采取对智能电表加电压、加电流等方式观察智能电表的反应,如不能触发智能电表的相关报警机制,则需对其计量部件进行检测并观察电流脉冲的作用。当发现电流脉冲灯闪烁时需对计量装置各部位的线路工作情况作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正常,并应注意电线接头处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维修。在此流程中若脉冲灯电流不闪烁就要再次检查设备脉冲灯,观察脉冲灯显示是否正常,若脉冲灯无故障则再检查其他部位。
        其次,检查智能电表后若未发现异常,则需对输入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查。当电压和电流增大时,若仍发现智能电表计量部位显示不正常则需对计量部位进行故障处理,对设备的每个工作环节进行合理排查。当电表运行时间过长时会产生电阻过大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会对电表的精度产生影响,所以要及时检查电表的工作情况以排除影响电表电阻的因素。
        2.3借助智能化平台,实现了综合监控
        为了避免电表安装和接电过程中的窃电和漏电,可借助智能检测装置进行相应的检测。

比如,固化电能表的计量方式,增加电能计量次数,使智能电能表能够快速检测到异常用电量,及时采集数据并传输到系统,减少用户偷电、漏电的可能性。另外,要加强智能监控平台建设,在远程自动化终端和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历史数据和电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便快速发现异常用电情况,配合GPRS技术快速定位、准确判断漏电情况从用户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4接线错误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
        智能电网在安装电表和接电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接线错误,这些错误通常是由操作失误或工作人员经验不足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定期对电表安装和接电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严格管理电表安装和接电人员的工作操作,减少智能电网接线中的失误,切实提高供电质量,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2.5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技术人员及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技术的直接执行者。有关电网单位要加强对电表安装和接电作业人员的技术控制,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电网相关领域的知识,促进电表安装和接电的正常运行。目前,电网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仪表安装接线操作人员可分批、分层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培训后进行考核,使操作人员达到上岗前的相关技术要求。培训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培训项目实施前,要对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对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试,划分层次,汇总信息,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使相关专业人员掌握智能电网电表安装和接电技术的一些方面的实际知识并进行系统的安排,保证电表安装和接电操作人员的课程培训不会耽误实际工作;早期了解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分班授课。
        加强实践,确保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电表知识,从而掌握电表技术,减少接线错误,确保接线安全。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应加强对电表工作专业性的提高,如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避免增加工作风险。员工应随身携带测试笔,确保随时可以进行测试,以免发生危险。加强安全意识,不仅可以保证仪表安装和电源连接的高效完成,而且可以提高仪表安装在未来使用中的安全系数。作业时应严格切断电源线。如需在带电环境下操作,可将软铜线从仪器上取下。如需保管,应在导线端部缠绝缘胶带。
        2.6接线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电网安全运行中,在智能电表安装和接电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操作不当,造成电表安装和接电的安全问题,为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为了避免智能电网电表在安装和接电过程中出现接线安全问题,必须切断电源,确保员工的安全。电表安装连接后,还要保证用户端有电时,用户能用上电。此外,还有一些耗电的特殊情况。如果电路必须通电才能工作,可以通过切断新的软铜线将其紧密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软铜线不能切割,因此工作时应使用绝缘胶包裹电线的末端。避免线路与人体之间的电流接触,为电气人员的生命健康提供保护。
        结论
        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要求电表安装和接电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不断优化业务内容,提高电表安装和接电工作质量;要做好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电表安装和接电事故;要加强智能监控平台建设,借助智能电表的功能模块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电表安装和接电异常行为的报警,确保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秦莉.浅析装表接电现场控制技术的关键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45.
        [2]王涛,毛文文,曹丽伟.分析装表接电过程中错误接线的成因及其危害[J].通讯世界,2018,25(12):82-83.
        [3]赵佳,沙思旭,徐晨.基于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18(1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