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功鑫
贵州长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麻江福能分公司 557600
摘要:接触网硬点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态,电力机车运行速度越高,此种病态爆发的概率就越大,受电弓损害亦越严重,同时还会影响受电弓的取流质量,降低接触网的运行品质。因此,准确把握接触网硬点成因并采取有效整治和防范措施,对于确保电力机车安全运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大数据技术在接触网供电故障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接触网;供电故障;应用
引言
刚性接触网以结构紧凑、无断线隐患、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接触网首选的类型。
1相关概述
1.1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并非简单信息,而是一种企业资产。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大数据主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海量性。全球各行业每天都在生成大量数据信息,虚拟空间储存着庞大的数据。二是高速性。信息技术下的数据传输速度不断加快,不同区域市场主体可以在相同时间内获取相同的信息,高速传播打破了市场信息的滞后性,可以确保市场主体更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三是多样性。大数据包括多种类型,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形成共享信息。四是价值密度较大。少部分数据与金融活动相关,但经过不断积累后,最终会形成数据价值链。
1.2地铁供电系统接触网的组成形式
在接触网的供电模式下受电弓为关键的应用装置,其在接触网中行走,由此获得电能并向电客车输送。接触网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效果。隧道内外的接触网悬挂形式存在差异,隧道内为架空Ⅱ型汇流排刚性悬挂的方式,隧道外选用架空柔性悬挂的方式。从悬挂特性的角度来看,接触网可分为多种形式,架空式接触网较为典型,在此基础上可分为柔性、刚性两种。悬挂装置按要求稳定在轨道上方的指定位置,配套汇流排夹线槽,接触导线可嵌入其中。
2接触网供电故障分析
2.1弓网故障
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弓网负责持续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以单边供电、越区供电和双区供电方式为主。其中,单边供电是在各供电分区中以一端进行牵引变电,快速获取与提供电能。越区供电是在无法牵引变电的条件下而开展的供电工作,接入其他区域的牵引供电系统,向故障区域电力机车进行供电。而双区供电是从两个分区同时进行牵引供电,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在出现一端牵引变电故障问题时,不会中断供电作业。此外,弓网故障问题主要表现为接触网参数异常变化或零部件脱落,从而导致供电不稳,在问题严重时还将中断牵引供电。而弓网故障的主要产生原因及具体表现形式为:①部件脱落。在接触网运行中,部分部件结构受到自震与外部环境影响,偶尔出现动荡现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零部件脱落现象,进而影响到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状态。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铁路列车平均行驶速度逐年提升,这在提高铁路运营效率的同时,使得弓网承受较大运行压力,动态抬升量与导线磨损量均出现明显提升,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螺栓等零件的脱落故障出现概率有所提高。同时,在受电弓运行期间,锚段关节以及线岔等部位容易出现刮弓故障。③在弓网安装质量不佳时,在接触网使用期间,有可能出现弓网故障与部件脱落问题,如螺栓等零部件安装偏差过大。④在恶劣气候下,有可能出现弓网故障。例如,在冻雨气候下,弓网表面附着低温雨水,由于温度条件过于恶劣,容易出现跨越电力线断线以及弓网放电故障。
2.2电气联结故障
在电气化铁路工程中,接触网作为机电合一的供电设备,在运行期间,由于牵引供电系统出现运行波动,随着实际牵引运能的持续增加以及接触网设备老化程度的加快,容易产生电气烧伤故障。同时,在出现电气烧伤等电气联结故障时,不但会影响接触网运行质量与牵引供电效率,在问题严重时,还将使得电力列车运行不稳定,产生安全隐患。
3大数据技术在接触网供电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3.1大数据分析,开展分段寿命管理
由于弓网间的机械磨损、氧化磨损和电化学腐蚀磨损都作用于物质的微观层面,这类磨损累积对接触线造成损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发生局部磨损烧伤后,弓网关系的恶化会进一步产生电弧烧蚀接触线,慢慢积累叠加形成局部磨耗。为了总结磨耗规律,对关键磨耗点、分段绝缘器等定期完成数据的统计更新,形成磨耗趋势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对比预判出不同弓架次、不同运行环境下检修周期磨耗率,并设有红显预警警示,为检修提供指导性建议。例如表1为某分段绝缘器全寿命管理分析表,由数据分析可知:(1)该分段目前有一支滑道磨耗已达40.32%,且根据检修周期磨耗率,预计下个检修周期检修时的预计磨耗为2.9mm,磨耗率达47%,即此滑道无法保证在下个检修周期内可靠运行,故本次维护需对该滑道进行更换。(2)该滑道在本检修周期内磨耗率明显增加,说明弓网关系匹配不良,需要进一步优化分段参数,减少磨耗。
.png)
3.2故障数据统计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逐步增加的背景下,接触网供电故障的发生概率随之增加,应用科学的方法探寻故障的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较为必要,可保证地铁交通的出行安全。大数据是现阶段信息技术领域的代表技术之一,文章以大数据技术为主,结合较为常见的35例接触网供电故障,对故障原因、故障数量、故障占比及专业占比加以分析。导致接触网供电故障因素复杂,可对其加以归类,发生位置的角度包含接触网本体(占比31%)、变电所(占比37%)及非供电设备(占比31%)三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对应的处理方法存在差异,对列车运行状态带来的影响有所差异,接触网本体故障产生的影响较大。在针对接触网供电故障的识别工作中,应根据掌握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减小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地铁接触网故障应按照特定的思路分析与处理,重点考虑接触网、受电弓、区间限界的实际情况,合理调度人员,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精准锁定故障源头,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洁瑜.唐山供电段牵引供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9.
[2]冯涛.基于大数据的牵引供电生产网络管理平台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9.
[3]翟小毛.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关键技术及智能化检测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