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维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5期   作者:赵任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赵任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用电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促进电力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电网为重要设备,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要保障电力系统正常顺利的进行工作,就要做好配电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这样才能在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加电力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配电运维管理;常见问题;改进措施分析
        引言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配电线路结构复杂,运行环境恶劣,影响因素众多,且多为不确定性的因素,任何一个细节管理不当,都会引起故障,轻则需要停电检修,重则会引发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甚至引发火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此,开展关于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1配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配电设备的运行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运行的巡视和检查来对整条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的对线路中出现为问题进行查找,防止问题的出现导致整体线路运行故障。配电设备的维护主要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不正常运行情况和缺陷情况的设备进行的检查,在检查完成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正,维护就是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并找出导致该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解决,以此来使设备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和避免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导致更加危险的事故发生。不论是在配电设备的运行方面还是维护方面都应该依据标准的条例和制度进行实施以及执行,为了加强对线路保护工作的进行,也要通过适当的宣传来提升沿线员工对于安全的重视度。在电力系统中一般新建或者检验验收合格之后,在配电网中接入设备线路以及其他设备就可以正式的进行运行,而为了保障运行过程的顺利,应该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巡视和防护、维护工作的进行,这样才能提升设备的性能,也能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的进行发现,进而有效的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线路损坏维护费用和运维费用。
        2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2.1短路故障及原因
        短路故障是配电线路运行中发生率最高的故障,引发短路故障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因素。输电线路多为架空线路,需要穿越山林、空旷地区,极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雷电、狂风、暴雨、暴雪等,容易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断裂、绝缘被击穿等问题,从而发生短路故障。第二,鸟害。很多鸟类喜欢停留在配电线路上休憩,或者将巢穴健配电线路比较密集的区域,容易发生配电线路的相间短路故障,从而引起跳闸断电故障。第三,人力破坏。人类在活动中也会对配电线路造成较大破坏,比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碰撞到电线杆,或者刮断配电线路,都会引起短路故障。
        2.2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也是配电线路运行中比较常见的工作,会影响运行稳定性,按照接地方式的不同两种接地故障,一种是瞬时性的接地故障,另一种是永久性的接地故障。引发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配电线路老化严重,日常运行维护不及时,没有及时发现绝缘体破坏,尤其是在大风天气,一旦树枝或者其他杂物碰触配电线路,就会发生接地故障。此外,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电容突增或者杂散现象,致使配电线路中运行的电流值,远远大于接地故障的正常值,从而发生接故障。以10kV的配电三相电缆线路为例,发生接地故障一般从以下两点判断:一是出厂默认的参数,即速断10A/500ms、过流5A/s;二是零序电流速断或是过流启动。在线路的实际中造成接地故障的原因非常多,如线路本身质量不达标,或是在不良天气状况下具有导电体垃圾或是树枝和线路相连在一起,或是大风天气其线路的稳定性不良,对于杆塔放电造成故障的出现。


        3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优化策略
        3.1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降低外在因素干扰
        外部环境的营造能够有效降低客观因素对配电线路的干扰,避免由此引发的线路故障。首先,在配电线路铺设前做好地方气候、水文、地形等综合环境因素的分析,并根据地方环境特征确定合适的架设线路和电线型号,以降低自然环境对线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配电线路途径区域相对广泛,在此过程中易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一方面,要做好线路下方的管理工作,避免树木引发的电力故障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直杆区域的警示、维护工作,避免人员、牲畜等对配电线路所产生的影响。
        3.2加大智能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智能化运维检修水平
        在智能电网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智能信息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的运用,以此提升运维检修水平,实现检修的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首先,要加大智能运维检修设备、技术的投入力度,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配电线路运维当中,通过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来第一时间确定故障范围,并根据故障数据信息制定应对方案。其次,做好智能监测的投入力度,通过智能机器人、智能监控设备、机器人等进行全天候24h对配电线路的监测,有效提升监测效率。
        3.3完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率
        配电线路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能够为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针对现有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并建立对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工作疏忽而引发的重大配电线路故障问题,要进行严厉处罚。其次,完善巡查机制,做好日常线路的巡查维护工作,明确具体巡查任务和职责。
        3.4电力系统中干式变压器和运行维护
        干式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设备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对该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干式变压器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电压的转换和能量的传递,根据对我国实际的电力系统研究得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的直接影响,当温度比绝缘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高时就会导致变压器出现老化问题。为了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和避免,需要对干式变压器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制定相应的设施在干式变压器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相关系统人员也应该加强对重点系统的故障排除,尤其是对蓄电池和充电柜进行检查,这两个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将操作电压供给自动装置和高压短路其,在巡检的过程中要在合适的环境下存放蓄电池,如果蓄电池存放的时间过长要定期的进行充放电的工作,且还要在放电的过程中做好清理工作。
        结语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做好配电网的运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运维管理技术不但能够提升配电设备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种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原则。根据对我国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发现,配电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配电设备日常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所以导致配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问题,为了避免和改善配电设备问题的出现,就必须从提升配电设备运维管理上来进行,以此还能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天军.分析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技术[J].通讯世界,2015:159-160.
        [2]李冠华.浅析配电网运维管理及技术改造[J].商品与质量,2018:182.
        [3]吴双.浅析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故障维修[J].环球市场,2017
        [4]赵馨,杨帆.浅析配电网运维管理及技术改造[J].丝路视野,2018: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