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辉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在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对于电力能源需求逐渐增大,并且对于电力能源在稳定性等其他安全方面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需要在现存的基础之上不断对相关技术进行开发与研究。
关键词:电力配网;管理技术;运行维护
一、配电网运行技术相关简介
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均离不开配电网的应用,只有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电力公司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还能够防止运行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配电网管理技术是供电企业正常运行的一种根本性技术,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电力能源,改善电能的质量水平,更好的符合广大居民的根本需求。现阶段我国进行配电工作时,相应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常常缺少足够的能力,难以将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这也是配电网工作难以顺利实行的主要原因,多种情况导致配电效果不尽人意,因此现阶段我国广大电力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供电稳定性,将用电质量放在首位。虽然现在的我国相关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运行中也存在较大的阻碍,但是广大工作者都将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
(一)电力线路维护工作不到位
电力维护管理是保障电力线路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供电规模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体积和规模变得十分庞大,这就给电力线路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传统模式下,大多数是依赖于人工进行电力巡检的,但是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一是效率不高。电力线路的规模很大,如果全部采用人工巡检,务必需要很大的支出,而且效率不高。第二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电力线路处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开展电力巡检十分危险。这样就使得电力检修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电力企业都是采取事后维护的办法,也就是出现故障之后才开始维护和检修。这样能够节约很大的成本支出,但是弊端就是容易出现很多电力故障事件。很多电力设备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各个元器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使得电力设备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管理机构不够先进
管理不当是电力配电网发展过程中较大的缺陷之一,同时也是制约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管理人员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进而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一系列工作失误都会对配电工作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的管理目标模糊,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导致整个管理工作无法正常推进,这种倦怠情绪持续时间过长会增加配电网正常工作的难度。此外,管理者对自身工作范围不够明确,进而对工作落实进度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不当产生的弊端会被无限扩大,不但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会极大地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风险。此外,企业管理不当导致电线损害概率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应对出现的短路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但就目前存在的情况来看,很多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这一问题,甚至将其置之不理,给日常供电问题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力配网管理运行维护措施的具体落实
(一)运行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措施
为了保证电力配网管理运行维护措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上岗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与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对相关标准、政策以及规章制度进行结合分析,这样可以对现有的上岗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岗位职责以及义务进行准确合理的划分。在这种背景下,要对各个不同岗位在不同技术领域、安全管理方面等运行过程中的细节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中的各种不同类型技术要求进行逐一罗列。
将这些技术标准要求作为基础,还要坚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运行制度可以逐渐得到完善和优化。
(二)加强配网技术
可以从多方面对配网技术进行加强。首先对企业员工的配网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与考核。因为目前配网工作还是以人力为主,自动化水平较低。面对危险性比较高的电配网工作,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其次,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优化,并且使用大量的新设备,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网工作的效率。同时提高对配网设备的维护周期,比如对电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的排除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保证配网运行的安全稳定。还需尽快的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从制度上简化管理,加强工作效率。
(三)加强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反应,将故障电路从线路中切除,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故障电路开展相应的检修。另外电力智能化技术主要加强的是对于电力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益。它主要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电力资源的情况,通过相关算法分析,制定最优的调度方案,从而减少电力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更好地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而继电保护技术能够为智能技术提供保障服务,保障智能化技术始终运行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在保障供电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有效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和绿色性。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力配电网的诸多工作需要专业人才的操作才能完成,因其涉及的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因此当下最紧要的便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选择专业水平以及操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负责主要工作的实施,通过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在较短时间内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电力配电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执行难度较大,因此相关部门要予以支持。
(五)倒闸操作的规范化措施
首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组织,让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倒闸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与此同时,在接受培训学习时,要对倒闸操作的具体要求进行逐一的罗列和解释,这样有利于帮助工作人员对整个流程进行熟悉和记忆。在培训结束之后,为了促使工作人员对这些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记忆,实现对学习效果的针对性验证和分析,可以利用现场模拟的方式,这样可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和评定。在考核完成之后,要根据考核成绩和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对应的奖励,考核成绩优异者不仅可以得到奖励,而且还可以为其他工作人员做现场示范和演讲。其次,要保证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做好倒闸操作的各种不同准备工作,同时,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影响闭锁钥匙正常使用等环节的因素进行重点检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严重失误,而且还可以为电力配网管理运行维护措施的有效落实奠定下良好基础。
四、结论
电力公司需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对电力配网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些影响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促使电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可以保证运行维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严玮琼.电力配网技术的问题及维护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18):182.
[2]马伟兵,卢广莉.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关键问题和解决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8):137.
[3]武建忠.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策略[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3):62-63.
[4]陈平.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自动化应用,2019(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