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平衡盾构下穿城市高铁隧道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龙衡
[导读] 摘要:在城市隧道施工中,由于周边环境的限制、环保要求高、甲方工期要求紧或地质条件差,通过隧道盾构设备选型确定采用泥水平衡盾构。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4
        摘要:在城市隧道施工中,由于周边环境的限制、环保要求高、甲方工期要求紧或地质条件差,通过隧道盾构设备选型确定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和接受、掘进操作是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进度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培训、盾构姿态监控、洞内外监控量测分析,确保了顺利贯通,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泥水平衡盾构;下穿;压力;刀盘;接受与始发;姿态监控
        1盾构选型
        盾构机,由盾体及辅助设备组成,在金属外壳的保护下进行土层开挖、渣土运输、整体推进、管片安装、同步注浆等作业,而使隧道一次成型的机械。
        TBM不具备平衡掌子面的功能,而盾构采用土压力或泥水压力平衡开挖面的水土压力;TBM采用皮带机出渣,环保条件较差,而盾构采用螺旋机出渣或采用泥浆泵通过管路出渣。
        根据地质情况分析,隧道洞身范围内地层主要有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及细圆砾土,地层差异较大,局部地层呈胶结现象,致使地层软硬不均,确定采用泥水平衡盾构。
        2泥水平衡盾构机工作原理
        泥水盾构利用循环的悬浮液的体积对泥浆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采用膨润土悬浮液(俗称泥浆)作为支护材料。开挖面的稳定是将泥浆送入泥水仓内,在开挖面上用泥浆形成不透水的泥膜,通过该泥膜的张力保持水压力,以平衡作用于开挖面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开挖的土砂以泥浆形式输送到地面,通过泥水的加压作用和压力保持机构,能够维持开挖工作面的稳定。
        刀盘位于盾构机的最前端,布置的有各类刀具。通过刀盘的旋转和盾构机的缓慢前进,刀盘上的刀具贯入前方土体。将切削的渣土通过刀盘开口进入泥水仓内从排泥管路排出。
        盾体是盾构机的核心部位,主要承受周围土层的土压,地下水的水压。盾构机的掘进,同步注浆,衬砌等作业都在盾体的掩护下进行。
        泥水平衡盾构机工作机理详见示意图(图1)。
       
        图1
        3盾构机始发和接收技术
        3.1盾构始发技术
        详见盾构始发工艺流程图(图2)。
        3.1.1端头加固的方式
        本工程隧道盾构始发井端头加固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为沿线路方向长度18m,平面上为隧道外轮廓周边4.5m,竖向上至隧道外轮廓顶以上6m,底以下6m。旋喷桩桩径800mm,中心距550mm。
        3.1.2始发基座
        始发基座的作用:为盾构机组装、调试、始发提供支撑,固定盾构机防止发生偏转、滑动,通过控制始发基座的位置、高程、坡度等参数,使盾构始发能准确定位设计轴线位置(图3)。
        3.1.3洞门密封的方式
        本工程隧道洞门密封装置采用2道帘布橡胶板,分别位于钢环外侧及钢环中心。详见图4。
       
        图2
        3.2盾构接受技术
        盾构接受是指盾构沿设计线路掘进至隧道贯通后,从预先施工完毕的洞口处进入接收竖井的整个施工过程。详见盾构接受流程图。盾构到达前端头加固、洞门凿除、洞门密封安装、水平探孔打设、接收基座的安装、管片拉紧等步骤均与盾构始发类似。
        3.2.1洞门复测
        在盾构到达接收井之前,对到达处洞门中心标高、平面位置及洞门直径进行复测,以便调整盾构到达的推进轴线。
        3.2.2盾构姿态调整
        隧道贯通前应加强盾构姿态的控制,以使盾构机拥有良好的姿态到达,准确就位在盾构接收基座上。盾构机到达前100环进行导线测量,确保盾构的推进方向并利用全站仪定向,在最后50环推进的时侯,增加人工测量的次数,及时修正盾构机掘进方向,使盾构机保持准确无误的进洞姿态。
        3.3盾构机在超浅埋段的始发接收
        本隧道工程位于市区,全长1885m,设计时速160~200km/h,单洞双线,是高铁进出入车站的“咽喉”工程,线路纵坡达到高铁极限3%。其中盾构段1467m,进口明挖段235.1m,出口明挖段186.5m。盾构段采用直径13.23m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沿线周边环境复杂,隧道穿越既有轻轨、高速公路、匝道桥梁、居民区等敏感建筑,施工变形控制风险高。
        盾构机超浅埋段始发接收是本工程的重难点,盾构始发、接收端埋深约为6~7米,小于1倍盾构机直径,属于超浅埋段,主要采取解决措施如下。
        3.3.1对端头地层采用高压旋喷加固,并检查加固效果,确保端头加固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达到设计要求。
        3.3.2加强盾构在到达段的掘进控制。
        3.3.3在出口端头施工反压平台,以满足盾构机掘进时泥水保压和管片脱出盾尾时的抗浮要求。
        4盾构掘进技术
        4.1泥水平衡盾构掘进工艺流程(图5)
        4.2掘进参数和控制重点
        4.2.1掘进参数管理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连续生产的施工组织原则,每周七个工作日。盾构作业循环均采用2+1班制,即每天2个班掘进,1个班维修保养。掘进班每天工作10h,保养班每天强制保养4h,其余时间为跟机保养。
        盾构机在完成前200m的试掘进后,根据试掘进段的施工参数分析总结,确定正常掘进施工参数。
       
        图3
       
        图4
        4.2.1.1根据地质条件、覆土厚度和试掘进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优化掘进参数。
        4.2.1.2严格控制好推进方向,将测量结果与计算的三维坐标相校核,及时调整。
        4.2.1.3根据当班工程师指令设定的参数推进,与管片背后注浆同步进行。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后地表最大变形量在+10~-30mm之内。
        4.2.1.4盾构掘进过程中,坡度不能突变,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能超过0.4%。
        4.2.1.5推进时的轴线误差≤30mm;整环拼装的允许误差:相邻环的环面间隙≤0.8mm,纵缝相邻块的间隙≤0.8mm。
        4.2.1.6盾构掘进施工全过程须严格受控,值班工程师根据地质变化、隧道埋深、地面荷载、地表沉降、盾构机姿态、刀盘扭矩、千斤顶推力等各种勘探、测量数据信息,正确下达每班掘进指令,并即时跟踪调整。
        4.2.1.7做好施工记录:盾构推进压力、掘进速度、刀盘压力、刀盘转速、泥水仓压力、泥浆流量、注脂压力、注浆压力、盾构竖直及水平偏差及盾构机各设备运行状态等。
        4.2.2盾构掘进主要控制参数
        4.2.2.1切口泥水压力设定
        理论计算切口水压上限值P上=P1+P2+P3=γwh+K0[(γ-γw)h+γ(H-h)]+20和
        切口水压下限值P下=P1+P'2+P3=γwh+Ka[(γ-γw)h+γ(H-h)]-2Cus qrKa+20。
        实际取值介于理论计算值的上下限之间,然后根据实际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4.2.2.2掘进速度
        正常掘进条件下,掘进速度应设定为3~4cm/min;如盾构正面遇到障碍物和通过软硬不均地层时,掘进速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
        4.2.2.3掘削量的控制
        盾构掘进实际掘削量VR=(Q1-Q0)*t式中:Q1——排泥流量(m3/min);Q0——送泥流量(m3/min);t——掘削时间(min)。
        4.2.2.4泥水指标控制
        比重ρ=1.15~1.18g/cm3;粘度ν=18~25sec;析水率XS<5%;PH值:8~9;API失水量<30CC/30min;
        4.2.2.5同步注浆
        注浆压力设定为0.1~0.3MPa。每环理论注浆量V=π/4×(13.262-12.82)×2=18.8m3。
        实际注浆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压力控制为主,一般为理论建筑空隙的150~200%,即为28.2~37.6m3。
        4.3盾构掘进姿态监测
        4.3.1采用自动导向系统和人工测量辅助进行盾构姿态监测
        随着盾构推进导向系统后视基准点需要前移,必须通过人工测量来进行精确定位。为保证推进方向的准确可靠,每周进行两次人工测量,以校核自动导向系统的测量数据并复核盾构机的位置、姿态,确保盾构掘进方向的正确。
       
        图5
        4.3.2采用分区操作盾构机推进油缸控制盾构掘进方向
        4.3.2.1根据线路条件所做的分段轴线拟合控制计划、导向系统反映的盾构姿态信息,结合隧道地层情况,通过分区操作盾构机的推进油缸来控制掘进方向。
        4.3.2.2在上坡段掘进时,适当加大盾构机下部油缸的推力;在下坡段掘进时则适当加大上部油缸的推力;在左转弯曲线段掘进时,则适当加大右侧油缸推力;在右转弯曲线掘进时,则适当加大左侧油缸的推力;在直线平坡段掘进时,则应尽量使所有油缸的推力保持一致。
        4.3.3盾构掘进姿态调整与纠偏
        因地层变化、线路变坡段或急弯段掘进时,应及时调整盾构机姿态、纠正偏差。
        4.3.3.1参照上述方法分区操作推进油缸来调整盾构机姿态,纠正偏差,将盾构机的方向控制调整到符合要求的范围内。
        4.3.3.2在急弯和变坡段,必要时可利用盾构机的超挖刀进行局部超挖来纠偏。
        4.3.3.3当滚动超限时,盾构机会自动报警,采用盾构刀盘反转的方法纠正滚动偏差。
        4.3.3.4盾构机纠偏每环不超过6mm。
        4.4同步注浆控制
        4.4.1浆液调制及准备
        选择流动性、和易性好的浆液,增强浆液的可注性;控制好砂、粉煤灰等浆液拌制原材的质量控制。
        经常对注浆管路进行清洗,保持注浆管理通畅;在清洗注浆管路的时候注意防止地层泥沙随注浆管涌入隧道。
        4.4.2同步注浆控制
        密切结合掘进速度控制好注浆速度,避免过快造成堵管、也应避免过慢以致地层收敛后导致浆液无法注入。
        每推进一环的建筑空隙为:2.0×(13.23²-12.8²)/4=17.6(m³)(刀盘外径:Φ13.23m;管片外径:Φ12.8m)。
        每环的压浆量根据地质情况考虑为建筑空隙的135%,即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23.8m³。(具体实际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压浆速度和推进速度保持同步,即在盾构推进同时进行注压浆。
        5地表监控量测
        根据盾构区间设计图纸、相关监测技术规范、业主和当地政府相关要求,本区间地表沉降、地表隆起将采用自动化监测、人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其他监测项目均为人工监测。
        5.1地面道路的自动化监测
        采用钻孔形式埋设静力水准仪(钻孔直径150mm,深度300mm),并在高速公路路面挖槽(槽深300mm,宽度50mm)埋设通气管、通液管及电缆线,组成沉降观测水准系统。
       
        5.2地表构筑物的人工监测
        人工监测范围主要为整个施工区间的所有地表辅助监测点、周边建(构)筑物监测点等,涵盖整个盾构区间。
        自动化监测无法实施的道路路面监测,也采用钻孔形式埋设沉降观测标(钻孔直径150mm,深度50cm)采用人工监测。
       
        6小结
        6.1本工程盾构隧道贯通误差为13mm,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洞外的监控量测数据显示,道路沉降3mm,周边建筑物最大变形值为1.2mm,盾构掘进基本对周边无影响。
        6.2现场精心组织,严格掘进参数控制,日掘进突破了300m的高产,安全优质精准顺利贯通,满足了业主的总工期要求,并被授予了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15[S].
        [2]本工程的《高速铁路盾构隧道设计文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