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地地缘文化挖掘与提炼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2期   作者:王珏 陈小飞
[导读] 云南省景谷县拥有广袤的天然森林资源 ,造就其拥
        王珏 陈小飞
        云南啟筑建筑设计设计事务所,启发温泉文旅集团 云南昆明, 650224
        摘要:云南省景谷县拥有广袤的天然森林资源 ,造就其拥有特色的立体地形、立体环境、气候,是天然氧吧与森林浴场。但诸多优势资源在当地并没有形成知名的旅游度假品牌,本文以景谷县原芒卡温泉区(即“熙康·云舍云南景谷健康度假酒店温泉区规划”)改造规划实践为案例,通过抽丝剥茧剖析场地的自然精神与物质精神,挖掘和提取当地地缘文化[1],剖析出“神秘、盐泉、雨林”地缘核心文化,真正做到地缘文化与项目的深层融合目的,以此形成温泉旅游地品牌核心内核,充分考虑人在泡温泉过程中的体验与需求,通过温泉文化的提炼与体现,打造成具有人文气息的健康养生度假目的地。
        关键字:温泉、地缘文化、盐泉、森林
        1、项目研究背景
        项目地从全球的角度来说,位于景谷县芒卡乡原芒卡温泉,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景谷森林覆盖率达74.7%,从海拔近3000米到800米的落差,林中飞行般,穿越春秋。地处北纬23°35’39”,项目地临近北回归线,这条纬度线上有神秘的文明与自然现象,中国南部稀有的天然盐温泉,也是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带。“神秘、雨林”是它的第一个标记。场地周边峡谷、林海、思茅松、村寨及江河等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2、资源分析与文化提炼
        温泉泉眼日出水量2808m3,水源点温度60℃,是国内少有的含盐温泉,其多项的指标达到医疗价值。纯天然自涌出来的温泉,无需任何人工的参杂和修饰。在洗去尘土、疲倦的同时,带来的是健康,可谓“沐日浴月泛灵液,微波细浪流踪峥”。
        
        
        通过景谷及场地的现状及环境分析,梳理了包括卤水温泉、傣文化、林海明珠、茶山、佛教等自然及人文资源。结合构思思路,梳理出项目相关的四大核心资源要素,分别为“卤水温泉、茶文化、傣族文化、佛禅文化”。
        3、产品架构
        3.1盐泉业态营造
        原保留的卤水温泉,是项目的核心资源,通过水质的检测可知,水温高,水量充足是项目的后期运营的绝对保证。此外温泉中富含的“高盐、砷”是其两大核心亮点,也因此通过核心内容推演出于温泉及养生的内容。首先盐(NaCl)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盐疗养生,是继沙疗,沙灸后的另外一种独占市场的流行时尚的养生模式,盐疗法是利用盐石和来自死海、喜马拉雅及其他地方的盐来帮助病人改善呼吸、加速身体康复、提高肌肤弹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容、美体、产后保健和治疗一些慢性病有非常大的功效。盐泉的养生主要从液态(漂浮浴、饮汤、月子汤、食盐化妆水、姜盐茶…)、固液混合态(抹盐美容塑体、花草浴盐、食盐沐浴露…)、固态(盐屋疗法、盐浴房、艾盐温灸…)、气态(盐吸入疗法…)几个方面打造盐温泉养生体验产品。适量砷被人体吸收后,能刺激、兴奋骨髓的造血功能;让皮肤更有弹性元素,对瘢痕的皮肤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因此可打造出砷美人汤温泉系列产品。
        3.2茶禅文化业态营造
        普洱及景谷是普洱茶重要茶产地,且景谷发现千年前的古树茶化石,足可证明当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并且可以消炎、抑菌、祛毒,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具有民俗性强、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特点,另外可进行茶疗、茶饮体验达到养生效果。
        此外,佛禅文化,景谷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是傣族的文化传授中心。85座大小寺庙散布在景谷县的各处,相传释迦牟尼多次来到景谷。傣族群众的赕佛活动非常频繁,大多都在佛寺中进行,每年除有固定的宗教节日外,还要到各地去朝仙。除了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之外,景谷拥有者世界上最密集的佛迹—26处(手印、脚印),而南传佛教大国泰国仅有一处。因此温泉产品的打造上从佛的文化禅意氛围、佛迹造型、佛禅意境等方面打造。
        3.3 民族文化业态营造
        景谷主要以傣族、彝族为主。项目地更是以傣族聚居为主,傣族文化氛围浓郁。傣族文化主要从其养:傣式spa、佛禅文化、山水田园;食:食花、傣味美食;赏:泼水节、五树六花;饮:傣族茶汤、茶艺表演;音:民俗歌舞(孔雀舞);意:贝叶经、贝叶文化、禅;触:傣式手绘,贝叶纸;奉:佛、寺、佛塔孔雀、龙、大象等几个方面展开,因此傣族文化和温泉及养生结合产品构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3.4 森林疗养业态营造
        森林疗养方面,景谷境内群山纵横交错,林业资源优势明显,主要由思茅松等构成,立体气候明显,是天然的氧吧、森林浴场,森林养生可通过五种途径来实现:景观感知、环境利用、空间应用、文化感悟、食材食用。因此与温泉及养生系列可从此方面梳理出。
        4、项目定位
        结合上述梳理出项目的核心要素,其中最核心的是盐水温泉(浮浴、暖身之泉、神经镇痛、产后保健)、场地的自然、环境、思茅松等林海内容,可以总结得出“熙康?云舍、林海浮汤”主题定位,突出场地的环境及温泉资源的特质。
        5、规划设计
        从整个项目范围区角度来看,整体分为入口引导区、公共停车区、酒店入口景观区、温泉中心及酒店接待、公共温泉区、健康中心、森林疗养区及别墅区几大功能分区。温泉的内容主体集中在温泉区域,故温泉的文化在室外温泉区的集中体现。
        公共温泉区的范围主要是温泉中心与健康中心地块,结合产品布置、文化、场地环境、动静分区及流线等要素可分为公共水疗区、生态儿童水乐区、林中佛迹仙汤区、林下包间泡汤区、林海秘汤区、临流泡汤养生区、特色原汤养生区。温泉区分区版块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温泉区分区版块图
        林中佛迹仙汤区,以景谷拥有者世界上最密集的佛迹—26处(手印、脚印)特色为元素及场地的原有现状进行文化蓝本。佛足泳池,造型上,更像是佛祖在景谷留下的足迹(脚印),大气、开阔、生态,是公共区集中人流的地方。菩提禅汤,营造佛禅、“菩提本无树”氛围,达到茶禅、宁神、养心的状态。佛脚、手泡池,以佛迹为核心元素,在造型及氛围环境的营造中表现出更多的佛禅心境。佛禅六花汤,采用佛教五树六花中的鸡蛋花、白兰花、黄姜花作为主要花瓣浴原料。
        公共水疗区,借助水疗设备,利用水的浮力、压力、温度和其中蕴含的矿物质,刺激穴位经络,作用于人体,达到舒缓身体、治愈疾病的目的。此外,结合场地原有的现状与环境主要布置入口假山瀑布景观、盐浮浴、砷美人汤温泉等内容。该区域产品为打造出以“高盐泉”为核心要素的漂浮浴为亮点,人轻松浮于水面,轻飘、水波摇曳,犹如进入仙境,给人从身到心一种玄妙的体验!衬托住盐泉的文化内涵。
        生态儿童水乐区,借助原有的高差地势,营造趣味的亲子水乐空间,作为公共温泉区儿童水乐活动场地,兼具戏水、滑道刺激功能,风格上,不同于城市的现代儿童场所,以生态、自然、因地制宜的设计呈现。
        林下包间泡汤区,临近河流,地势较高,环境静谧,远观景观,作为家庭包间泡汤环境,具有私密、宁谧恬静氛围。取名上既如澜沧汤、思松汤,直观表达出该地的地域文化,引人越发联想,对度假环境的憧憬。月子盐汤、古茶汤、浮生汤,是从功能上,如专门的产妇月子保健功效,茶汤养生出发,人海中浮沉,需放下杂念,前来洗净心灵,得来清闲。包间泡汤在特色产品的布置上,可根据上述的养生产品梳理安排如傣式SPA、生态膳食、盐式面膜、茶汤、焚香念经、盐饮等软产品,突出健康理疗康养特色。
        林海秘汤区,地势较高,环境优美,主要为男女裸汤为功能,通过更衣,进入云浴秘汤(男,云浴,意指大气,包容,男人的胸怀)、林下秘汤(女,意指隐秘,安静、女人的娇羞)区域,零距离感受温泉,融入自然的,天人合一的,享受神秘的裸汤风吕文化。
        特色原汤养生区,在基本保留原芒卡温泉的味道前提下,提升温泉的质感,增加绿化的效果,从而从整个意境上,体现出原芒卡温泉的历史遗迹氛围之感。
        临流泡汤养生区,处于温泉区的深入区域,环境幽闭,泡汤环境安静、优美。温泉水源(热水)及溪流水(冷水),跌水流长,形成台地跌水景观。汇水处布置枕流池,漱石枕流,不随流俗的意志,洗净铅华,表达出一种养心心境。听涛池,结合此情此景,宁静致远、观“泉”听涛,意指一种养心境界,置身事外,不以此为喜,贴合区域的主题。台地跌水,细水流长,历史遗迹、岁月蹉跎。温泉水垢遗留台地之上,“锈”色可餐大美景色,巧夺天工。地热涌泉,原有蓄水池,通过冷热交汇,设置观景栈道,泉水不断涌出,形成冷水中热水涌泉景观,甚是欢喜。湿地栈道,进入峡谷、湿地深处,探寻泉源,完成遂愿。
        场地周边山林生长大量的思茅松,密林覆盖,森林环境具有氧气制造工厂、阻隔杂音、绿色安详、净化空气、净化空气及净化空气等功效。通过林海进行森林疗养设置内容,结合温泉及养生产品的全面考虑,在项目地的森林区域设置森林太极、森林瑜伽SPA、森林茶禅、森林音乐平台、森林书画亭、森林观景台、森林漫、跑步系统等内容,丰富森林康养产品体系。
        6、总结
        通过深层次的挖掘温泉历史,场地文化元素,对场地的的敬畏与尊重。充分展现出温泉文化在度假产品的核心内涵,营造出具有项目特色的温泉文化氛围和泡浴体验感受。使项目的温泉内涵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文化特色,宜人的尺度,和自然融合的空间,打造出“乐、想、养”的温泉康养度假产品。
        
        
        
        
        
        
        
        
        图2 项目温泉区域建成风貌图
        [1] 王艳平. 温泉旅游之汤文化脉络[J]. 旅游论坛, 2009(03):142-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