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5期   作者:周称 高鑫雅 董晓丽 张晓 代海丽*
[导读] 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以及相关防范策略。
        周称 高鑫雅 董晓丽 张晓 代海丽*
        山东英才学院 医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以及相关防范策略。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心血管内科收录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患者资料数据,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在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78例患者有5例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1%,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与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医院管理因素相关。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体现在多个方面,临床为了有效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性,需要依据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防范对策。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心血管内科属于医院内科的重要科室,主要是对心绞痛、高血压、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律不齐都等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其收录的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疾病具有病程周期长、病种繁多、致残率高、死亡风险高的特点[1]。临床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在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治疗的同时,通常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但是在护理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护理风险,护理风险不仅会引发纠纷,同时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所以当前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以其为依据制定防范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来源于我院2020年心血管内科收录的78例患者,患者的疾病类型主要体现在心肌梗死、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方面,入选的所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且主动参加到此次研究实验中。78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0例、38例,年龄最低与最高分别为39岁、81岁,平均年龄(61.67±2.98)岁。
1.2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文收录的78例患者资料数据,收集的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周期、护理措施、护理流程、是否出现护理风险问题等,依据收集的资料总结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之后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应的研究报道对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予以制定。
1.3观察指标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此次指标在临床上以计数资料表示,开展卡方检验,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
        78例患者有5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2例患者为压力性损伤、2例跌倒、1例感染,其主要是由以下三种护理风险因素引起的,多数情况下护理风险因素为交叉存在。

3.讨论
3.1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
        ①护理人员因素: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活动主要是由护理人员进行负责,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服务态度、法律观念直接影响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由于当前处于人口老龄化时代,心血管内科收录的患者人数日益增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由于护理人员较为匮乏,所以每位护理人员承担的护理压力较大,在长时间繁忙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就会出现疲惫的心理状态,平时在工作中只能将精力放在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上,对护患沟通、用药指导、生活干预等人性化护理措施缺乏重视,最终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2]。②患者因素:心血管内科患者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较大,老年人机体常合并多种疾病,病情变化速度以及身体机能较差,所以与青年人相比更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除此之外,老年人常伴随精神障碍、记忆力衰退的情况,无法有效遵照医嘱进行用药以及后续的康复锻炼,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3]。③医院管理因素:心血管内科收录的患者人数较多,所以环境较为嘈杂,这就会导致患者不满,从而降低护理依从性,最终引发护理风险[4]。除此之外,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行动不便,这就要求科室的走廊应该设置扶手,洗手间、病房等地应该时刻处于干燥状态,夜晚应该保持光线充足,从而防止患者跌倒,但是许多医院护士了上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洗手间地面过于湿滑,患者夜晚行走时光线过暗,使得患者出现跌倒的情况,
1.2.2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①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医院面临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匮乏的情况,应该加大招聘力度,引进一些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强的护理人员开展工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合理制定排班制度,在高峰期应该调配其它科室的护理人员协助工作,以此来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开展护理工作,为患者带来全方面的护理服务[5]。除此之外,科室内部应该组建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人性化护理理念,使其针对高危风险患者进行重点看护,从而防止护理风险事件出现。②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应该与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沟通,告知患者病情长期遵医嘱服药的重要,若患者肢体存在功能障碍,叮嘱患者在无专人陪同的情况下不可私自外出。由于老年患者的记忆力持续衰退,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用药指导时应该反复多次强调用药次数、用药量,并且要加强患者的用药监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6]。③科学开展医院管理:在医院管理方面首先要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定期的通风与消毒,以免患者机体受到空气中的病原菌入侵引发医院感染。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定期擦拭洗手间、病房的地面,避免地面上有水渍导致患者摔倒。另外,护理人员应该检查夜晚时的灯光情况,不断调亮光线,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
结论: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受到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医院管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当前应该采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加强护患沟通、科学开展医院管理等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跃芹.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5):9-10.
[2]魏廷艳.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智慧健康,2019,5(36):192-193.
[3]汤玲,皮芝兰. 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方法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04.
[4]张素莹. 针对性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家庭生活指南,2019,(09):38+87.
[5]金秀梅,刘预新.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9):103-104.
[6]钱银芬,厉丽芳,吴晓珍. 心血管内科中成药注射剂应用的潜在风险因素与针对性措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1):128-129.

  *指导老师,代海丽(1985-)女,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周称(2000-),女,天津,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