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脾胃病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5期   作者:吴小勇 柳建军
[导读] 经方之经,乃经典、经验之义。狭义经方系指传承自
        吴小勇  柳建军
        迁安滕氏医院  河北唐山  064400
        按:经方之经,乃经典、经验之义。狭义经方系指传承自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广义经方则是在历史上经过多年乃至历朝历代无数次临床广泛验证的确实行之有效的方剂。广狭二义合并,则经方是指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经历朝历代医家临床广泛验证过的确实行之有效的方剂。以用经方为主的中医流派叫医圣经方派。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总结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和开展脾胃病的研究与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共处中焦,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两者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经脉互为络属,具有表里关系。脾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胃病都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脾胃共见症有饮食减退、脘腹胀满、胃痛、呕逆、吞酸、嘈杂以及大便溏泄或便秘等。脾病常见症状有腹痛腹胀、泄泻、浮肿、少气乏力等。胃病多见脘痛、不欲食、呕吐、嗳气等。对脾胃病治疗,笔者一般从脾气虚弱、脾不统血、寒湿困脾、胃气虚寒、胃阴不足、胃火炽盛、食滞胃脘等几个常见证型加以辨证分析。
        (一)脾气虚弱证
见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肿,小便清长。或见脱肛,阴挺,内脏下垂,二便滑泄不禁。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
        分析: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气亦弱,腐熟不及,运化失健,不能升清降浊,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脾失健运,生化无源,精微失布,则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舌淡脉缓无力等;脾虚不运,水湿停聚则四肢浮肿;脾虚中气下陷,升举不能,脏腑维系无力,故见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二便滑泄不禁。
治法:健脾益气。此证主因为脾胃阳气不足,纳化失调,故其症状为脘腹胀满,胃脘作痛,纳食减少,或大便溏薄,神疲,四肢乏力,面色白,舌淡苔白,沉缓。治宜桂枝人参汤温阳健脾益气。
        (二)脾不统血证
见证: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少气无力,食少纳呆。并见多种出血症状如崩漏、便血、尿血、肌衄等,舌淡苔白,脉弱。
分析: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征象为主要临床特征。人体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虚衰,统摄无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见出血诸症,若溢于胃肠则便血、呕血;溢于膀胱则尿血;溢于肌肤则肌衄。女子可因脾气虚衰,冲任不固,统摄无权,而致月经过多或崩漏。故有“夫脾胃不足,皆为血证”之说。脾气虚加之失血,故面色萎黄或苍白,脉沉细或虚弱无力或芤。
        治法:益气摄血。予理中汤。女子常见脾不统血而月经过多或崩漏。对崩漏的应急处理:漏证势缓多属阳虚予桂枝加附子汤以温阳益气止血。崩证症重势急亟须顿挫刹车、力挽狂澜,急则治其标,立服云南白药保险子1粒,顺接云南白药胶囊并首剂加倍;艾灸百会穴益气升提摄血,速刺止血穴(亦名肺病穴);急投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病势危重一时仓促不便配方,速予独参汤急煎顿服且药渣不扔再煎再服,最后一并嚼服。后续据证选予温经汤、当归芍药散、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或黄土汤。
        (三)寒湿困脾证
见证:脘腹胀闷,呕恶便溏,食少纳呆,舌淡粘腻,头身困沉,嗜卧懒言,脘腹隐痛,体虚浮肿,面色皮肤晦黄。女子可白带过多。舌胖苔白滑腻。脉濡缓或细滑。
分析:本证以寒湿内盛,中阳受困为主要临床特征。湿邪或寒湿之邪阻碍脾的正常气机,致使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又脾气虚,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致水湿停留。湿盛与脾虚互为因果,以致出现上述诸症。
        治法:健脾燥湿。予桂枝人参汤加制附片、砂仁、白蔻仁。若已用辛甘温中燮理脾胃之阳以助运化之法而症状未见好转,则可予温补脾肾之法,如附子理中汤脾肾并调同治。
        (四)胃气虚寒证
见证:多与脾阳虚证合并出现。

胃纳减退,脘腹空痛冷痛,得食得暖得按痛减,嗳气发凉,泛吐清水或清冷涎沫,口淡无味,大便稀溏。四肢欠温,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无力等。
分析: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苦寒之剂戗伐脾胃阳气,以致阳虚中寒,寒气凝滞故见脘腹冷痛、空痛、得食得暧得按痛减,舌润胖嫩,苔白,脉沉无力,大便稀溏,四肢欠温。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嗳气发凉,泛吐清水或清冷涎沫。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则口淡无味,食欲减退等。
        治法:温胃益气。本证标胃本脾即其标在胃,其本在脾。暖胃宜良附丸;脾胃并调宜桂枝人参汤,以健脾温中,辛温以驱寒,辛甘以理阳,酌加制附片、白蔻仁、砂仁等。若肝寒犯胃,嗳气泛酸、或呕吐清水涎沫、或四肢欠温、或巅顶作痛、或烦躁欲死,予吴茱萸汤以暖肝散寒。
        (五)胃阴不足证
        见证:唇舌干燥,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饥不欲食,便干溲短,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分析:多因火热耗伤阴液所致,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故唇干舌燥,光剥少津。阴虚生热扰于胃中,胃失津润,故脘痞不畅,饥不欲食,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胃燥津伤而故便干溲短。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热。治法宜甘寒生津,甘酸化阴之法,方如麦门冬汤加生地、石斛、白芍。若胃阴亏损,肝气乘胃,而胃脘胀痛者,因肝为刚脏,非柔不和,宜用柔肝养胃法。如一贯煎。
        (六)胃火炽盛证
        见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分析:多因情志过极化火或邪热犯胃,过食辛热之品而致。热邪郁胃,则胃脘灼痛。热郁气逆则吞酸嘈杂,火有消谷之力故消谷善饥。火逆循经上炎故口臭,牙龈肿痛,舌红苔黄。热灼血络,迫血妄行则齿衄。热结阳明,消灼津液,故口干渴喜凉饮,大便秘结,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本证常由热病伤津或久病阴虚,或强利二便,或妄施燥热之剂,皆能损伤胃之津液,津液一伤不能润泽,故成胃燥,其症状常见者如消渴、口干、大便干结、噎膈不食,或不饥不纳,或知饥少纳,舌红少苔。治宜甘凉柔润之剂,如麦门冬汤。若胃燥而使大便燥结难下者,宜用增液汤加火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柏子仁等,若大便仍难解者,可加生首乌以滋阴增液。
        (七)食滞胃脘证
        见证:脘腹胀满、纳呆呃逆,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大便不畅,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
分析: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纳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所致。食浊内阻则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畅或稀溏,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胃气以降为和,今不得下降而上逆故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吞酸。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本证食后难化而停滞,脘腹胀满,致使不敢多食,而食欲较好,食之亦无反胃恶心,乃能纳而不能化,属标胃本脾,其本在脾而不在胃。治以健脾助运而滞谷自化,故予桂枝人参汤加木香、砂仁、白蔻仁、制附片等品。
        典型病例:蔡某某,男性,67岁,2020年7月28日以“肠癌术后”来诊。症见食少纳呆,腹胀便秘,面色晦暗,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口疮溃烂。舌暗苔白有齿痕,舌下可见瘀络,脉缓无力。辨为脾胃虚弱兼见寒热错杂之证,予甘草泻心汤加味以调和脾胃:黄连15g 清半夏60g 炙甘草60g 干姜45g 黄芩45g 地榆15g 海螵蛸15g 大枣12个 火麻仁30g,1剂/日,水煎分服。7剂后诸症大为改善,后续据证予甘草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进退,调理3个月,恢复到了患癌前的状态,随访3个月情况稳定。
        总结?。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施治及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用经方对脾胃病的治疗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彰显了医圣经方派的优势和特色,而临床疗效正是祖国医学赖以生存的法宝。因此,总结应用经方的辨证论治方法及规律,既可开拓疾病的诊治思路和方法,又能促进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总之,医圣经方派的辨证论治,就是运用中医之理法方药,辨别出病位、病因、病性、病机,通过抓主证、用经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方证对应、随证治之,自能效若桴鼓,经得起临床验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