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浩 张晓东 李郡兴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410005
摘要: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周期短、节能减排等特点,能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具有较好的绿色环保效果,这是传统施工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是我国建筑施工主要的装配发展方向。本文针对 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PC 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人们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比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更为便捷,对施工进度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当前人们对装配式建筑还缺乏一定的认识,为了推动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加强 PC 构件装配
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使建筑施工水平提升。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在施工当中应融入绿色环保理念,这样对实现建筑施工工业化,经济集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PC 构件装配建筑所使用的构件主要是在工厂生产,并且在完成质量检测之后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浇筑完成混凝土结构。PC 结构主要是现场拼接处理,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满足建筑综合性能要求,排水、暖通、电气等效果明显。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集装箱式房屋等三种。混凝土结构所有构件都是由混凝土构成;钢结构主要用的钢柱、梁等都是由钢材质构成;集装箱式房屋应用的是集装箱,在工作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上与另外两种有着明显的差异,预制构件主要是通过生产流水线完成,之后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装配风格会随着安装形式、业务装修风格的不同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业主的认可。
2. PC 构件装配结构性能要求
PC 构件主要是混凝土构件,是通过工业化生产出来的。PC 构件的建筑工程组件都是在工厂进行生产,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安装,现浇处理之后形成混凝土结构。PC 构件主要部分通过现浇处理完成,这样能够保障生产效率,同时现浇部分也符合施工现场的要求,满足施工排水、暖通等性能。在现浇节点的组合效果下 PC 墙板、现浇剪力墙共同构成建筑竖向结构,不同楼层在贯通布置当中都会形成水平现浇带,能够使相邻的 PC 墙板连接,之后会与现浇剪力墙构成主体。PC 墙板要具有承载力,并且与现浇剪力墙相似,屈服效果、破坏形态都要能够满足抗震要求,提升建筑工程的适用性。在正常的环境下,建筑的使用过程中 PC 构件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弹性,这是装配结构的基础。
PC 墙板在进行主体结合的时候,要满足国家对裂缝宽度等的规定,不能够超出标准,PC 墙板连接缝的渗透能力要在使用年份之内,并且要高于设计年份。装配式建筑在遭受低于抗震烈度的地震的时候,主体结构面对的破坏程度要保证能够使其在正常的弹性状态下,无论是PC墙板,还是现浇主体结构都不能够出现明显的裂缝、断裂等情况,特别是预制墙板不能够受到破坏。装配式建筑在遭受高于抗震烈度的地震的时候,主体现浇结构在预定位置、构件等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PC 墙板、连接处等位置也可以出现竖向缝隙,所有损坏部分都要能够进行有效修复,但是 PC 墙板不能够受到较大的破坏。装配式建筑遭受到不可预估的超强度地震的时候,主体结构在不倒塌的前提下,PC 墙板在局部位置将会出现屈服,但是在与主体结构连接处性能不能够失效,要能够确保整体建筑的竖向承载。
PC 墙体、连接处在遭受到爆炸、火灾等侵害的时候,需要具有控制主体结构倒塌的能力,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性的关键,能提升人们在灾害当中的生存率。PC 构件影响下的装配式建筑,无论是结构受力还是性能都具有复杂性特点,所有装配式建筑都要满足最基本的质量需求,增强抗震防灾效果。
当施工现场的技术水平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建筑材料就会出现叠合板断裂等情况。这时候工作人员就要充分发挥出 PC 构件的优势,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对流程和技术进行优化,调整 PC构件的应用,以有效地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
3. PC 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涉及 PC构件的工厂生产和现场拼装。PC 构件的生产要符合技术和质量标准,这样能够使 PC 构件更好地发挥作用,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在现场拼装上针对的是PC 构件的装配与吊装,保障装配的质量是目的,在不同的施工环节都会对装配式建筑质量产生影响。
3.1 吊装技术
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装配,会由于起吊设备等的不同,需 PC 构件在方式和位置的选择上进行详细测量,起吊中心在得到确认之后,就应该注意到 PC 构件需要生产与吊装一致性,充分利用脱模进行 PC 构件的吊点选择,这种方式有利于开展吊装工作,并且也能够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但是当 PC 构件的起吊、安装的受力不同的时候,需要进行吊装的加固,这样会使受力更为均衡,不会由于出现受力不同导致的配件发生旋转,使配件受到损坏。PC 构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吊装,通常情况是先远后进。PC 构件中梁的吊装需要进行起吊的水平测定,这样能够更好地简化工序,为建筑施工节省更多的时间。
3.2 支撑固定
PC 构件在完成吊装置,而其他配件还没有进行吊装的时候,在整体建筑的效果上并没有形成稳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使建筑质量不受到影响,需要稳定 PC 构件,通常的方式主要是固定角码或者是斜撑固定。在特定位置上进行的 PC 构件辅助固定,需要对 PC 构件所处的高度、精度等基本数据进行调整,优化 PC 构件的环境,巩固 PC 构件支撑效果。要尽快完成吊装支撑,这样能够避免出现坍塌的情况。
无论是支撑还是斜撑都要控制好拆除时间,并且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拆除。PC 墙板斜撑要在 1 周之后完成灌浆拆除,这时候在强度上要高达设计的7成。PC 构件的梁在支撑效果上要能够达到设计强度的 8 成左右,这样才能够完成后面的拆除工作,通常的时间要控制在灌浆 2 周之后。
3.3 连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进行 PC 吊装的时候,要做好 PC 构件的固定,并且根据施工现场要求进行位置校正,最终要为 PC 构件末端预留钢筋,利用套筒完成连接,要详细对套筒内部进行清理,而对 PC 墙板与连接点进行的现浇,构建成为一体。装配节点要满足质量和技术的要求,这能够确保建筑节点所在区域的强度,混凝土密实性也能够反映出建筑节点连接状况。通过连接预埋的物体与墙板下部,在连接方式上应采用焊接或者是螺栓形式。在构件的连接上相邻部位采用密封胶进行处理,墙体框架进行预埋螺旋连接,在控制墙体竖向、水平荷载上效果更为突出。同时还能够控制主体刚度,使框架与整体分开设置,避免可渗透问题的出现。
4. 结论
结构构件的差异性造成了 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不同,要体现出 PC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必不可少,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形成更为标准的作业模式,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建筑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地完善,形成数模化发展,其更好地突出了建筑的环保作用,推动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国 . 基于 PC 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J]. 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56-57.
[2] 张贵传 . 基于 PC 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v.47;No.446(2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