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因此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在建筑工程发展中,出现了多种的结构特点,朝着具有复杂化、多元化、大型化等多种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具有高层、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等各种新型复杂的建筑形式,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在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技术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最为常用,也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其操作性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还要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操作程序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伴随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各项建筑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当下大体积混凝土这个施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同时在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不仅体积大,其内部温度的提升也比较快,极易出现温度裂缝,这就对相应的施工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这种施工技术的难点较多,为了确保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质量,应该在施工期间依据对应的施工技术,践行相关的优化措施,以确保施工具有的安全性。
1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
在现阶段的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中,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指的就是横断面尺寸超过一米的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得温度应力降低,并且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散热,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内外温差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就能够对由于温度变化形成的裂缝进行有效的把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与一般形式的混凝土施工相比主要有两个特点,分别是:(1)如果是在大型高层建筑或者是大型设备中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话,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使用范围相对来说也比较广泛,例如在对高层建筑的箱型结构进行设计时,要保证不会在施工过程中预设施工缝,并且要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连续性;(2)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一次需要浇筑的混凝土体积非常大,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放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难以得到有效的散发,使得混凝土的内外部有着较大的温度差,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流程有着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要能够正确使用施工技术,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得到可靠的保障。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况
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几何尺寸超过1m3的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施工技术难度更高。而且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优势的体现,大体积混凝土在我国建缪国栋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级工程师筑工程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如高层建筑、大型基础设施、大型水坝等,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为了最大化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效益,发挥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优势,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并且要求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才能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综合施工质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几何尺寸均超过1m3,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结构所不具有的特性。如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系数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较为集中,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较快,从而能有效避免出现因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不一致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等问题。因此,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创新施工技术,促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更好的应用。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问题分析
在混凝土的结构中,施工体积超过1m3的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但是体积大同时也使得混凝土在施工时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
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结构表面出现裂缝,是由结构内外的温度差造成的,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不稳定现象,最终导致出现裂缝。由于裂缝造成的危害性较大,会给总体的建筑结构造成安全和不稳定的问题,所以在施工期间,要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减少或者解决裂缝问题。在施工期间,裂缝产生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使得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进行叠加施工,而这种方式就会使得内外存在温度的差异,增加了裂缝产生的机率。发生这种状况后,就会增加工作人员对建筑结构进行维修的难度,相关机构必须再次对结构内部进行重新的勘测。此外,部分的施工单位不能够认真的检测和维修结构表面的缝隙,这就使得其不断的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大大的降低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4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应选择质量较高的商品混凝土作为原材料,而且要加强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防止其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相应的适配工作,适配过程中所应用的原材料主要有低热水泥、中热水泥及微膨胀水泥等不同的水泥类型。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水泥的配比进行科学的制定,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此外,大体积混凝土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剂,用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4.2配合比要科学合理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是选择合理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二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准确,并且科学合理。在对材料进行配比时,不仅要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还要尽量的节约材料和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混凝土中以骨料为主,大概占据了80%左右,因此应该重视对骨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要满足相关的数据标准:一是膨胀系数要尽量的小;二是岩石弹膜不能偏高;三是消除表面的弱包裹层。除此之外,选择砂子材料时,二区中砂为主要的使用材料,其中的含泥量不能够超过1%,同时还要保证砂子的体积在5mm~31.5mm间。水泥可以用粉煤灰进行代替,但是要使得粉煤灰要和水泥保持相同的颗粒大小,掺量必须在15%~20%范围。这样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水化热的问题。
4.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变化较为科学,但是要注重对温度的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化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因此,施工队伍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全面控制,根据施工环境的温度对温度应力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以2019年H市某项建筑工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为例,12月至翌年5月,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10℃左右;6~9月,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在18℃,这个温度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能与外部温度变化相一致,从而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得到可靠的保障,我们要能够继续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升级,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朝,庞光海,张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陕西建筑,2020(06):62-64.
[2]曹伟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76.
[3]李志国.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19(36):75.
[4]郑展.论预埋冷却管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