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杜邦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建筑模拟》2021第2期   作者:杜邦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建筑工程企业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因此,对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此来推动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有效保证工程基本使用性能达到标准
        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主要决定于施工操作过程,以及建筑材料的品质性能。如果要在根本上对建筑使用功能予以保障,那么最关键的就是全面监督施工操作过程。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能正确落实施工质量的约束与管理机制,则有益于工程安全施工效益得到最佳的体现,而且能实现确保建筑基本安全使用功能的目标。
        1.2对施工中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及时处理
        建筑工程具有不可预测性,例如在施工原材料的使用中,若利用不合理则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发生。因此,管理人员应对工程合理规划,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并加强对工程信息的了解,使不可预测的因素得到解决。除此以外,还应对建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加以考虑,保障建筑施工有效开展。
        1.3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相关建筑企业会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这样也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企业的财产安全,对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另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建筑工程中时常存在赶工期这一现象,不少施工人员连续保持高负荷作业的状态,这样就会对其精力集中造成影响,增加安全隐患,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则能够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若想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人员出现工作态度消极以及工作不认真等情况,加上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地优化与完善,导致房屋建筑施工新、旧管理模式相冲突的现象出现。一方面,传统的施工建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建筑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新型的建筑施工模式以及施工技术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2.2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缺陷
        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施工单位本身的利益,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工程是否能够被正式投入使用,在某些层面上也与人们的安全直接挂钩。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庞大的施工项目,其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极其庞大的,且施工的周期较长、工程难度较大、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较多,而一旦在修建过程中,工程质量不过关,必然会在某些项目上导致各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这就不仅仅是企业失去信誉无法获得足够长远发展的问题了,严重情况下会直接上升到国家层面,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处在较低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失去社会公信力。

因此,相关的部门和行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能,严格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把关和监管控制,除此之外,还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部门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高效严格的约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
        2.3造价控制程序不严格
        造价控制包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以及设备成本,如若缺乏严格控制管理,便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例如,在工程投标决策阶段,施工企业应根据市场造价信息制定管理方案,避免预算成本超标的发生;在施工方案设计阶段,还应对方案的合理性予以重视,加强对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图纸的审查力度。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建筑企业缺乏严格的造价控制程序,造成浪费现象。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分析
        3.1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若想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则需要根据目前我建筑施工的相关标准,构建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从而对建筑现场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需要根据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并且施工企业可以明确施工管理制度、强化奖惩机制,对建筑施工态度积极、表现良好的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将施工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倒逼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操作,从而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有效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率,全面杜绝建筑材料浪费的现象,从而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房屋建筑施工成本。
        3.2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相关的部门和主要人员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高效、合理、恰当的管理系统,在这个体系中,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任务和主要职责。不同人员之间的任务性质千差万别,因此各管理人员之间要做到互相沟通,但不应该过多干涉彼此的工作。同时,对于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之间要实施严格的等级关系,被管理人员不能够跳跃级别从事相关工作,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去对建筑工程安全、进度、质量的方面问题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够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责任混乱和不明确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涉及到极多的项目和环节,这就需要安排合适恰当的工作人员来将这些零碎的工作一一完成。在施工的每个步骤和流程中,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要有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规定,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要和自身的技能实力、素质等相吻合,防止出现任务和能力匹配偏差过大的情况。而在对施工人员进行一系列规范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确保管理工作的内容清晰、明确、简单、明了、这样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耐心,热情得到有效地提升。
        3.3增强工程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应加强对造假的控制管理,对实际成本加强管理,避免预算成本超出。造价控制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为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企业应提前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制定更加详细的工程造价方案,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有效落实。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相关工作的有效执行能确保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只有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推动建筑企业更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刍议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8):178.
        [2]胡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控制措施的研究[J].价值工程,2020(04):54-55.
        [3]黄洪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137-138.
        [4]吕旭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施工管理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