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国 东平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山东泰安 271500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融合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性的管理理念,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每个建筑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其本身是一项复杂性、技术性、管理性兼备的工程,各环节的紧密相连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结束。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符合标准,现场管理者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对于我国来讲,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同时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注重施工技术的优化和运用,不断地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进而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及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到的人员、设备、材料、气候等多个因素,施工人员多,施工环节多,施工面宽,有高空作业,又有特种设备操作以及电气等特种作业,交叉施工频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所以必须要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及时发现违规作业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制止和消除,从而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问题,确保施工建设顺利进行。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众多的安全因素、环境因素,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密集、工序繁杂、环境恶劣、高空环境下,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几率更大,所以必须要做好现场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前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现场存在的隐患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重大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情况。除此之外,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做好调度指挥和现场监督,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更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原材料的监督与管理
按照建筑施工的操作管理规范需求,结合各个阶段的施工状态,需要配置不同的施工材料。对于施工材料,需要明确施工操作的具体标准。依据原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的选材、分配和保管。准确的分析建筑材料施工的全程化管理的监督水平,做好使用条件的监督调控管理。根据工程建筑施工综合管理水平,分析如何控制材料使用的成本量,降低损耗量,提高材料的质量管理水准。注重对材料本身特性的研究,使用电子化操作技术,对相关数据实施合理的提取和调整,制定科学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方案。对于入场的材料,需要做好与厂家的对接工作,收存出场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按照具体的入场时间,做好登记。
2.2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方面,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不同的工种进行活动范围的划分,避免人员流动性过大,对于危险区域进行监控,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选择具备专业能力的施工人员,对于部分危险工作应当选择具备相关证书的技术人员,并且进行核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堆积的工程杂物。
2.3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建设中,隐蔽工程主要是指给排水工程、防水工程以及电气管线工程等。隐蔽工程会在建成以后,被其他的工程所覆盖。因此如果后续发现隐蔽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对其进行重新的铺设、覆盖工作,这种返工现象将会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益,必须要落实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首先,要让隐蔽工程的施工建设,严格按照规定和计划进行,这样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从源头上规避质量隐患问题。之后还要做好工程的自检工作,在自检合格以后,要将合格报告以书面的形式向监理部门上传。在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时,各级分管部门都必须参加,而且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工程验收来说,还要有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检测单位负责人的参与。在验收完毕以后,要对于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只有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着手下一个施工项目的建设安排。如果隐蔽工程的验收结果不合格,那么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整改,整改完毕以后再次验收,直到合格以后,才能够进行验收记录的签署,允许其开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4施工人员的考核与培训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提高对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视,一定要在实际开展施工前期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各项施工技术要点及操作规范,并对职业素养以及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考察,确保每一位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是技能过硬、安全质量意识强的合格员工。针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高度强调安全防护意识,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都能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安全讲解,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述,做好安全操作演示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演示。要通过有效的培训考核,使每一个施工人员从意识上、技能上、态度上、操作上都具备现场施工的要求,这样一来,施工的安全、质量就有了更大的保障。
2.5对地基基础进行力学实验
为保证地基承载力,应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进行相应的力学试验。如更换垫层时,应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含泥量、压碎值等力学性能符合图纸要求。换填垫层施工时,换填材料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厚度应符合国家规范。在每一填筑层进行充分碾压,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后,在换填层以上进行填砂试验,压实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应注意,地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应在地基上进行测试。当地基承载力达到绘图标准时,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如果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2.6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仅仅要抓好质量、安全、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也是现场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预算做好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要深入到施工各个环节,分析其工程开展的情况,特别是要针对材料浪费以及施工进度慢的情况,必须要立即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落实与审查。现代建筑施工,要积极应用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理念,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要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的控制施工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提高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意识,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优化管理情况,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单位的长久发展,为建筑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晓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及组织协调措施分析[J].居舍,2019(20).133.
[2]池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及技术应用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8(10).241-242.
[3]江伦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