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6541011970****1418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今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技术质量得以保障,建筑整体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建筑企业才能有良好的发展,进而更加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升策略
引言
当前,国家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为了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应该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工程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根据社会的具体情况对各种设计方案和设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从整体上做好管理实施工作,为施工进度的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建筑行业发展现状较好,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制度不完善、技术管理强度不足等问题。有些工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虽然管理人员重视施工成本和质量,但是却忽略了技术的管理和创新,导致施工中存在很多违规操作的行为,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此外,很多企业对先进技术持观望状态,没有与时俱进加强应用先进技术,导致施工效率无法提高。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有助于推动企业施工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各项规范标准的贯彻落实,能够将各项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降低施工安全隐患。此外,先进的技术能够提升建筑产品性能,有助于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推动施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可见,施工技术应用及管理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充分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和应用[1]。
2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不同的建筑项目有不同的建筑要求,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与建设方案都不相同,对此,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建设施工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技术管理中要确保其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项施工技术中,进而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另外,施工企业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也要充分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并全力配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2]。
2.2研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执行
建筑工程的性质不同,其设计、规程等技术性文件要求也有所区别。技术人员要对这些技术性文件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并制订现场技术管理方案和进度计划,比如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工程合理化建议等。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报告还要经过甲方的讨论之后才能够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对作业方法、施工机械等技术措施进行落实,对于不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施工方法要及时制止,让工程施工按照计划有序开展,保证工程质量。
2.3强化现场管理
当前工民建工程的施工时间普遍较长,而且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建筑企业和部门要想确保工民建工程的施工品质,就一定要及时开展现场管理工作。首先,在建筑企业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前,应事先做好流程安排工作,并且还要对每一道施工流程都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在上一项施工流程检验合格之前不能开展下一项流程,这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建筑企业还要及时增强材料品质管理的力度,缜密管理材料购买、抽检等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坚决不能使用品质不达标的材料。最后,在建筑企业开展现场管理工作时,还要尽可能对各部门的职能、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全方位的创建施工技术以及品质管理制度,确保责任到人,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成效,而且还可以在避免施工现场风险的同时达成施工现场的管理目标[3]。
2.4升级技术管理体系
所谓升级管理即在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对各项准备工作任务进行优化升级,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即为实地勘察和测评工作,这一工作严格来讲是属于资源分配和建筑设计可行性评估阶段,因此管理部门要严格的按照现场实际情况采购建材,采购工作完成还需对所购买建材的型号、数量、规格、进行检验检测,确保所购采购能够100%满足工程所需,其中如果涉及新采购的采购,则应当通知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确保符合工程要求,从而提升整个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次,在各项工作的准备阶段时应按照人员、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职责分配,如分配施工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和监督检查人员等,从而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清的盲区或施工隐患问题。
2.5做好施工图纸、材料和设备的审核与质量监管
(1)要将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施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保持同技术负责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技术各要素,根据施工技术标准来对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作出修改。
(2)要做好施工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质量检查,做好材料进场前质量监测,进场后还要对加工的半成品及成品进行随机抽检,保证材料质量合格,才能用于各施工环节,以免影响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
(3)要重视对施工技术设备的维护不检修,在施工前要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尽可能地排除施工设备运转中发生的故障问题,为施工技术有效应用提供物质保障。
2.6增强技术管理人员素养
成立技术管理部门的初衷在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那么技术管理部门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整体能力,换言之,要让技术管理部门成为有理可依有理可寻的核心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管理部门的工作贯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始终,且负责具体施工工作的各项管理和对接工作,因此技术管理人员也要具备高标准的专业素养。施工企业要不定期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工程隐患扼杀在摇篮,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和进一步扩大,可以说,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发挥出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4]。
2.7优化信息化管理
现今信息化时代来临,信息化管理也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但建筑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管理中其信息化管理理念和策略也较为落后。对此,建筑管理人员要优化信息化管理策略和理念,能够高效利用信息传递对各个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实施监管。现代化建筑信息化管理更利于提高建筑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降低人工管理的成本,更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技术与管理策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更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企业要充分将信息化管理优势发挥出来。信息化管理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综上,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至关重要,其决定着施工质量,影响着施工效率。鉴于此,施工团队必须开展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用实际行动改善施工效率。在未来的时间里,建筑行业仍将继续发展,并向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曹世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思考[J].四川水泥,2021(2):181-182.
[2]张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90-91.
[3]李军.建筑装饰工程中的石材幕墙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0(23):94-96.
[4]潘万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居舍,2020(3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