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张子艳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摘要:EPC、EPCM以及IPMT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三种项目管理模式。业主与承包商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以及一定的原则,选择适宜的项目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文章以介绍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原则作为切入点,以EPC模式作为例子,围绕如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EPC模式控制施工成本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EPC
引言:
无论是对于业主还是施工单位而言,如何控制成本是开展建筑施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工作中,业主以及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EPC模式、EPCM模式或者IPMT模式,业主以及施工单位需要对项目管理模式对于工程项目运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升项目运营效率。
一、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所遵循的原则
①管理水平。这项指标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业主、施工单位是否具备完成与该项目类似工程的经验,主要评判标准为行业内容认可度以及业绩。从能力维度出发可以将业主、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水平分为三个层级。若具有0~2个得到行业认可的项目,则为初级水平;具有3~5个被行业认可的项目,则为中级水平。有6个或者6个以上得到行业认可得的项目,则为高级水平。②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体系中包括具有从业资格的行政人员以及专业人员,此外还包括在项目开始之前招聘的专业人员。依照人员结构情况,可以将人力资源分为四个不同等级:不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简单人力资源体系、基础人力资源体系以及完善人力资源体系[1]。
二、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为了方便介绍,这里以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为例。该项目使用EPC管理模式,通过对设计、采购、运输、安装等环节的高效管理,实现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该项目承包商实力雄厚,在行业内部具有良好的口碑。其管理水平属于高级管理档次,且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该承包商持有完整的预制部件生产线,能够实现标准化大规模生产,项目需要用到的所有预制部件都能够由生产线生产。
(一)设计阶段
①测算预制率经济价值。相关工作人员应关注设计方案经济性,并在满足建筑项目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尽可能节省成本。工作人员为了压缩成本并提高预制率,详细计算不同级别的预测率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情况。在本项目中,当预制率为57%时,能够实现对于成本的最优控制。②设计人员使用BIM技术对预制装配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模拟,借助这种方式对装配式项目各个施工细节进行优化[2]。借助BIM技术,能够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图纸中隐含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避免设计瑕疵对于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本项目中,设计人员利用BIM技术将生产、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集合到同一个平台上,利用信息技术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衔接。③一体化设计。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对设计、生产以及施工环节进行集成化调整。具体而言就是依据项目实际情况以及生产需求设计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方案的可执行性。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对电气系统、房屋结构以及室内装修进行集成化设计,依据房屋结构以及室内装修情况灵活布置电气系统线路管道,确保管道布置路线科学合理,同时利用BIM技术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测,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二)采购阶段
①质量控制。
本项目中,采购人员使用BIM技术将供应商信息输入信息管理系统中,项目经理负责与供应商进行及时沟通,并对采购负责人以及其他部门主管的工作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均符合标准。②成本控制。第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在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施工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压缩采购成本。第二,依据项目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费用管控标准。采购招标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分解总承包项目合同,以此为基础制定采购费用指标。第三,采购负责人需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考察,从质量、服务、价格等多个维度对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进行横向对比,构建“优质供应商名单”第四,采购管理人员收集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并了解建材市场近期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确保核定的采购价格真实、准确,避免出现不同供应商供应同一种建材价格差距过大的问题。第五,采购人员需要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对投标价进行全面分析,询问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通过与供应商的谈判来压低采购成本。③进度控制。本项目中,采购人员应依据总项目进度表制定采购进度表,确定采购进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确保采购进度管理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实际开展采购工作过程中,需要由专人管理采购时间表。除了由采购经理监督采购进度外,采购进度管控人员还要负责核实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如果发现实际采购情况与采购计划出现偏差,需要让负责采购的人员对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此外,本项目中采购人员运用BIM技术创建信息平台,使得采购工作的所有流程均处于严密的监督之下,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唤起采购人员的责任心,确保采购工作能够依照计划顺利进行[3]。
(三)安装阶段
本项目中,施工单位使用BIM技术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技术交底。工人通过BIM技术能够对安装流程进行直观了解,并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在很短时间内掌握装配式项目安装的技术要点,熟悉安装流程。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并大幅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此外,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本项目中,施工单位还积极运用水回收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在设计制造环节,对每一个预装部件的重量进行了严格限制,确保单个预制部件的重量不高于7t,借助这种方式提升吊装工作效率。实际开始安装工作后,施工人员使用吊重能力为7t、臂长10m的塔吊开展吊装工作,确保各个安装环节都能够顺畅衔接。负责采购的人员以设计采购方案为基础,对安装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建材进行提前采买,并依据项目实际需求与预制部件生产工厂负责人进行有效沟通,制定准确、详细的供货方案,让预制部件生产工厂有充足的时间生产预制部件[4]。同时,派遣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对安装活动进行监督,依据安装计划先在施工现场配备安装1.5层的预制构件,按照每六天安装一层的速度开展安装作业,利用这种方式缩短工期,形成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业主、施工单位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项目需求选择适宜的项目管理模式。与传统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相比,EPC模式具有很多优势。实际施工过程中,利用EPC模式能够从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对施工项目建筑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提升项目施工效率,为建筑项目顺利竣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文峰,张文光,钟国兴,邱志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前期策划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21(03):242-244.
[2]何旭东,吴萍,操素行,杨智杭,徐亦冬.基于BIM技术的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流程优化[J].江西建材,2021(03):296-298.
[3]荆龙.国际EPC工程项目采购管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J].商讯,2021(09):148-150.
[4]欧阳继山.EPC总承包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