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路基填挖交界处治技术 谢培娟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建筑模拟》2021第2期   作者:谢培娟 高威
[导读] 针对挖土质台阶法的不足,就公路建设中的路基填挖交界处治方案-土工格栅做简要分析,着重介绍了土工格栅法的工艺流程,指出了土工格栅法的适用范围,通过土工格栅的处治,路基填挖交界处的变形量可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及行车舒适性。
        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针对挖土质台阶法的不足,就公路建设中的路基填挖交界处治方案-土工格栅做简要分析,着重介绍了土工格栅法的工艺流程,指出了土工格栅法的适用范围,通过土工格栅的处治,路基填挖交界处的变形量可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及行车舒适性。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  土工格栅  路基  填石路堤
       
        随着国家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各省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项目较多,部分道路建设完成后,由于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原因,道路在投入使用期间经常会在路基填挖交界处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面出现纵向、横向开裂等病害,进而道路受水的侵害使路面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
        路基填挖交界处治方法最为常见的是挖土质台阶,在填方路段地面横坡(路线纵向及横向)陡于1:5时,先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树根后,将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且台阶底应向内倾斜2%~4%的坡度,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不稳定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即可清除覆盖层后挖台阶。台阶挖好后先压实再进行填筑(填筑材料宜选用渗水性、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并达到填筑的压实度要求。当地面横坡较陡、填挖高差较大时,这种简单的挖台阶方法并不能满足路基稳定性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更好为合理的方法来治理不均匀沉降,以下就路基填挖交界处的土工格栅法作简要介绍。
        填挖交界的主要处治措施除挖台阶与超挖外,还应采取必要的冲击碾压或强夯等增强补压手段,以减小填挖路段间的变形差异,土工格栅法作为改善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之一应用于道路施工建设中,地面横坡陡于1:2.5或填挖高差较大的路段(路线纵、横向),先将填方段原地面按上述一般方法处理至路槽顶面以下120cm处,挖方段也需超挖至路槽顶面以下120cm,在原地面填挖交界线处开挖一道底宽40cm、顶宽80cm、高40cm的梯形盲沟,盲沟材料为砂、砾(卵)石或碎石,盲沟内侧、顶边包无纺土工布,外侧、底边包复合土工膜,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当路基填挖交界处治为横向时还需每40m设置一道横向盲沟引出路基,沟底坡度均不小于1%,盲沟设置完毕后,再填筑120cm厚的砂、砾(卵)石或碎石透水性材料(挖方路段需超挖进行相应处理),其压实度就满足规范要求,并于其中设置3层双向土工格栅,顶面及底面不布设,按每30m设置1层。搭接处理长度,在路线纵向处理时,当填挖交界与路线接近垂直的情况时,填方段处治长度为10m,挖方段处治长度为5m,如交界线与路线垂直方向夹角大于15。,则填挖两侧各处治5m即可,宽度与路基同宽,在路线横向处理时,搭接长度及宽度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宽度一般为挖方段2m,填方段5m。路基填挖交界处理见下图,通过本方案的处治,路基填挖交界处的变形量将可以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及行车舒适性。
        
        本处治方法适用于挖方区为土质的道路路段,对于填料为土石混填、填石路堤时,还可取消土工格栅,对于挖方区为石质路段的,则采用填路堤。此处方法在道路的路基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为控制工程造价,不宜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甘肃  浅谈土石混填路基修筑技术[J],山西建筑,2007,33(12):302-3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