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分析 刘树香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建筑模拟》2021第2期   作者:刘树香
[导读] 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融合现代化持续发展理念,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然而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生态理念的应用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长足的发展。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摘要: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融合现代化持续发展理念,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然而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生态理念的应用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用策略
       
        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其最终目的是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污染,使之与周围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同发展。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生态理念意识,从而将生态理念在每一项施工环节中贯彻并落实,以此实现生态理念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相互协调统一。
        一、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准确的规范
        基于生态理念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大多数设计人员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考虑因素缺乏全面性和具体性,未能将当地的水利条件、环境影响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等因素考虑其中。这种农田水利设计方案与生态理念的发展要求极为不符,以至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频频出现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丢失大量的关键性信息,导致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
        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设计之初,未能将实际调查工作落实到具体,在不了解当地地理情况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盲目的整合,以至于丢失很多关键性资料,再加上资料中的许多信息还有待考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只会降低设计方案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无法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合理性,不利于后期工程施工的开展[1]。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高效、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前提,有了它的支撑,可以让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进行技术操作,从而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许多施工企业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以至于管理制度仍难以完善,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为薄弱,无法将管理制度充分落实到每项施工环节当中,致使施工过程中埋下诸多的安全隐患,不仅使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生态理念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水文资料
        水文资料是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设计人员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当地水文资料,同时将生态理念和环保理念融到设计当中,以此提高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确保水利工程高效、顺利的开展。不同地区其水文环境不尽相同,以至于各区域的水文资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切勿生搬硬套般的应用其他地区的水文资料,而是对当地水文环境进行实际调查,以便保障水文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设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进而设计出与当地水文情况相符的防汛减灾方案,进一步增强当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强力保障。

具体实施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对当地水文信息进行收集,包括互联网、图书资料等,为了确保水文资料收集的全面性,还应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对收集的水文资料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完善,为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得以高效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另一方面,加强与当地农田水利部门之间的合作,使其在施工图纸设计和整理水文资料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和全力支持,及时指出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充分将生态环保理念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当中[2]。
        (二)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生态理念意识
        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设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是围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展开设计工作,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以及生态理念意识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有必要加大对设计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方式,加强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提高负责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不断地提高其专业设计水平。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适时融入一些生态理念,通过对设计人员生态理念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维护生态平衡对我国民生发展的重要性,将当代生态理念深入灌输进其思想意识当中,让其对生态理念的核心内容进行充分掌握,从而促使其在实际设计时能够有意识的将两者有机融合,使设计出来的方案既符合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标准与要求,又能够迎合生态环保理念要求[3]。
        (三)实现生态理念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相互协调统一
        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其最终目的是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污染,使之与周围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同发展。工程设计方案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参考依据,只有不断地优化及完善工程设计方案,才能确保后期建设中的每项施工环节都能符合工程施工标准。为了更好的实现生态理念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相互协调统一的建设目的,设计人员应将生态理念在每一项施工环节中贯彻并落实。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始终坚持“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不仅需要注重考虑如何优化方案,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延长其使用年限,而且还需要考虑如何为动物栖息和植物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以便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全面预测和评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针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与之相应的补救措施,竭尽所能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充分发挥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长足稳定的发展[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对促进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对合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恶劣。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作为水利工程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该方案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该工程后期的应用效率。随着生态理念的普及与运用,设计人员应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合进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当中,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吴志良.基于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多功能设计的研究[J].珠江水运,2020,No.505(9):90-91.
        [2]赵英中.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多功能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际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6):73-74.
        [3]彭蓉.生态水利理念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科技,2020,(11):104-104.
        [4]魏波.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2):56-56.
        作者简介:刘树香 女 1979年7月21出生,高级工程师,专业:水利工程   身份证号码:3723241979****6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