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0000
摘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商业流通顺畅的重要内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具有工作环节复杂、涉及审批部门多、需协调层次多、工作周期长等特点,影响项目前期工作效率。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影响因素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引言
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特征,做好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非常重要。深入探究影响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提升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建设效率,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影响因素
(一)工可报告编制环节影响因素
在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中,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影响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在确定工可线路时,需要对公路沿线自然及人文各方面制约条件进行深入调研。并且,在编制完成工可报告后,还需要同地方政府进行工可报告评审会,由地方政府从多角度出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实际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因此,工可报告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多次修改。然而,即使工可报告通过后进入初步设计阶段,若存在与整体利益冲突的情况,工可报告方案也有可能被推翻,这导致工可报告编制环节困难重重,工作效率难以提升。同时,在进行工可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存在针对复杂线路环境调查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初步设计路线与工可批复实际路线不一致,严重降低了工可阶段效率。
(二)规划选址工作效率不高
高速公路规划选址需要根据用地预审报告确定,但是,如果工可编制方案发生了变动,那么就必须要重新修订用地预审报告。因此,高速公路用预审单位大多都是在工可编制方案稳定后再确定用地预审报告。但是,如果用地预审人员或者规划选址人员在外业调查过程中,发现规划线路与地方规划存在冲突、占用基本农田过多等情况,则又需要回到工可阶段进行重新调整。从这方面来看,工可编制、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实际上处于联动状态。但现实工作中往往是从前到后按照顺序来,各方到规划选址阶段仍旧需要协调平衡至一致,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则难以控制,规划选址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三)相关人员对国家、地方及行业政策的把控不到位
在高速公路项目前期用地预审编制单位中,尚没有针对相关编制单位的信用评价管理机制,编制单位人员在进行用地预审报告编制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相关政策,则很有可能导致编制报告与相关政策发生冲突,需要不断的补充资料进行修改调整,拉长了项目报批时间。
(四)专题报告及批复内容多、时间长
高速公路项目前期设计阶段中,需要针对环保评估、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压矿等内容进行专项评估,以及涉及到铁路交叉的专项设计审批。这是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必要获得的专题报告及批复。但是,完成上述审批需要经过多个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通过,并且还有省级、部级等多个部门级别。因此,在实际批复中往往协调难度大、需要时间长,工作效率不高。
二、影响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整合前期各项工作,协同并联实施前期准备
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涉及环节众多,并且各个环节紧密项目,当以串联形式开展工作时,往往会因为各环节冲突以及各节点审批不可控造成项目前期工作被无限制拉长。针对此,在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中,通过将各项工作有效整合,采取协同并联的方式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各个环节的有机联动,改串联为并联,以扁平化结构同时开展各项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项目招标过程中,将工可与初设打包,交由一家设计咨询单位开展工作,并同时将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社会稳定性分析、项目压矿、文物调查等各项专题项目同时发包,业务开展多方跟踪配合、协调,促进各部门和各单位、组织以及各专业之间的有效协同,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实现路线方案与用地预审的联动
在高速公路线路初步设计阶段,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敏感性因素,初步确定公路线路走廊带。然后,根据其迅速进入各项专题实地调查研究阶段,确保各项专题工作联动进行,同时将线路设计与各单位外业调查进行联动,对初步确定线路走廊带进行优化设计,不用等工可审批后再进行深度设计。稳定线路走向后,将用地预审图交由预审单位进行相应工作展开。在初设评审后修编时,再将终板用地预审图交由预审单位复合,从而使线路方案设计与用地预审同步完善,在用地预审审批完成后,以初设倒装的工可报批也完成,初设随后也可以完成报批,大大缩短各个环节的报批时间。
(三)加强对国家、地方及行业政策的把控
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尤其是涉及重点专项内容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在项目用地预审时,预审单位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掌握国家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策,按照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相关规定,尤其是在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时,必须要符合政策要求。同时,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也是重要方面,相关人员需要充分把控各项政策法规,提供项目前期工作。
(四)树立“互联网+”思想,提速项目前期工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及社会各行业领域。在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中,合理运用“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项目业主、设计及建设单位、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等各方利用统一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各环节、各关键节点工作的有效连接协同,加快项目调研、设计、审批等工作的提质增效,从而创新项目前期工作开展生态,提高前期工作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前期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顺利开展,是项目建设的关键与重要内容。同时,一条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前期阶段涉及到相关审批部门众多,需批复文件复杂,对项目前期各方面调研工作的要求非常高,造成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的复杂性。通过分析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同时优化前期工作质量,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高效、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浩.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前期策划的研究[J].经济师,2019(08):233-234+237.
[2]尹光亮,宋小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探讨[J].山东交通科技,2019(01):127-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