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分析 刘海龙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建筑模拟》2021第2期   作者:刘海龙 陈效儒
[导读] 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使用功能的日益增加,使得内部构造逐渐复杂,火灾事故随之频繁出现。本文在深入分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的建议,以期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实战训练不断提升一线抢险人员的综合作战能力,希望为降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频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邯郸市消防救援支队涉县清泉路消防救援站  河北邯郸  056400
        摘要: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使用功能的日益增加,使得内部构造逐渐复杂,火灾事故随之频繁出现。本文在深入分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的建议,以期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实战训练不断提升一线抢险人员的综合作战能力,希望为降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频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作战能力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解决城市人口密度高的问题,高层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的重点工程。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对住宅使用者造成极大的生命威胁,并且救援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探索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的途径,以此保证社会秩序,争取最佳的救援时机。
        一、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点
        引发高层建筑起火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为因素、线路与电器、建筑材料。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会迅速蔓延,受到风压、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梯将无法使用,进而造成逃生困难,加之逃生井有限,对人们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从整体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属于综合性建筑,消防救援人员到场之后,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抵达建筑起火点,并且高层住户逃生慢,火势蔓延快,加之内部存在多种易燃物、生活用品、线路电器等,使火情更加严峻复杂,进一步增加了救火抢险的难度。此外,火灾的发生可能引起其他危险,如瓦斯爆炸,若高层供水条件不足、通风排烟难、灭火保障不到位,将对灭火救援一线人员造成极大的人身威胁。因此,必须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以此保障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尽最大可能将伤亡降至最低。
        二、建设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的建议
        (一)增强灭火救援专业队快速应变能力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对灭火救援专业队伍的要求较高。因此,为降低高层建筑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需要通过日常训练来不断提升灭火救援专业队的快速应变能力。首先,利用现代高科技建立一套高效的火灾预警系统,通过基础信息网络、指挥系统的建立健全,保障灭火专业队在遇到险情时,能够运用预警系统预测火势蔓延趋势,并与其他部门实现互联互通,为资源调度提供便利条件,最大程度缩短救火抢险响应时间[1]。其次,针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重点与难点,在日常的实战演练中,不断优化、调整救援抢险方案,针对高层建筑频发的火灾类型,总结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掌握火势蔓延大致规律,进而通过有针对性的演练来加强灭火救援专业队整体快速应变能力。最后,当接收到火灾信号时,灭火救援专业队本着“快速出击”原则,第一时间申请建筑附近的辅助救援,迅速出警,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火灾现场,并由专门人员询问、明确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结合火势选择合适的联动设备,专业队伍只有具备这一作战思路才能实现高效灭火、安全救援的目标,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二)增强灭火救援专业队攻坚克险能力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层建筑成为满足住房需求的重要手段,但是部分高层建筑缺少良好的供水条件、通风排烟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灭火救援的难度。

因此,全面加强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不仅要求队员具有优秀的作战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保证队伍整体攻坚克险能力的增强。在加强专业队建设的过程中,首先,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始终结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工作体制、工作机制、评价制度等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充分调动队员完成抢险任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受到高度、建筑状态、功能等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度较大,为避免队员出现紧张心理,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来不断增强队员的心理素质,以此保证专业队队员在面临多面、复杂的险情时,仍能够保持冷静的心理分析当前局势,进而保障高层建筑火灾顺利解决。最后,积极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来增强灭火救援专业队伍抵御险情的能力。各种高科技产品与装备设施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消防救援队伍的指挥有效性与及时性,避免依靠个人感觉与经验采取下一步救援措施,而造成局面更加恶劣,为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取得救援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增强灭火救援专业队协调合作能力
        现代高层建筑火灾以及其他灾害事故处置难度十分大,对灭火救援专业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跨区域联合应急救援机制作为我国灭火应急救援体系的薄弱部分,物资以及灭火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有机协调,将会进一步增加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难度,不利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措施的优化与升级。因此,针对各应急救援力量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在日常理论学习以及实战演练中,应切实加强灭火救援专业队协调合作能力,促使每位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最短时间内制止火灾险情。一方面,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更大的支持,促使灭火应急救援机制、体系更加完善,实现救援工作协同性、统一性的提升,确保物资、救援力量有效调配,使得专业救援队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抢险现场。另一方面,在专业队实战演练中,坚持遵循“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原则进行力量部署,针对地方区域内高层建筑特点,对救援路线、撤退路线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尽量在风力适中时进入高层建筑内层,以此更好地把控火势,使得灭火救援专业队协调合作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中得到提升。
        (四)增强灭火救援专业队后期保障能力
        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日常实战演练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后期保障能力,积极引进新型消防设施、设备,根据区域内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特点,选用专用的灭火救援装备。同时,应注意装备的适应性,可使用无人机、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不伤害救援人员的情况下,大致掌握火灾实情,以此保证后续灭火救援工作顺利开展[2]。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后期保障能力的增强,还在于供水、器材保障的强化,其中,强化的供水设施能够有效弥补高层建筑供水条件不良的缺陷,结合建筑内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进行灭火,实现火灾的高效处理。器材保障到位指的是灭火救援专业队员的防护装备,要求队员在日常实战演练中穿戴整齐,同时将救火器材放置在靠近进攻阵地最近的位置,最大限度减轻一线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在有效时间内控制火势。此外,在实战训练以及理论学习中,要求队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复杂的消防仪器,确保在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出灭火救援装备的作战效能,实现灭火救援专业队能力的最大化。
        结论:综上所述,灭火救援作为关系国家、社会的重要公共服务工作,只有建立健全救援灭火机制、夯实救援灭火后勤保障基础、创新灭火救援实战训练模式,才能不断提升救援人员的快速应变、攻坚克险、协调合作的能力,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灭火救援效率与质量全面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真荣.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救援战术策略探讨[J].今日消防,2021,6(01):55-56.
        [2]王万里.灭火救援指挥智能化体系的建设方法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2):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