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东升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正在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化发展,因此,当前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策略都在出现一定程度的变革,所以,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沃森能源技术(廊坊)有限公司  河北省  065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正在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化发展,因此,当前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策略都在出现一定程度的变革,所以,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以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内容为基本,对于现阶段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创新能力
        前言:
        机械制度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能够直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这一科目的重视度,通过对于自身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要求,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形成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加高效,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于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使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得到发展。
        一、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方式落后
        从当前我国的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现状分析,经常会出现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落后的现象,使学生整体的培养创新力不足,并且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思想无法与当前的市场环境相吻合,对于学生的后续就业十分不利。机械制图是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学科,因此,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好的开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是一味的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上,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而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并且更新速度很慢,所以导致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实际就业需求不符。
        (二)教学评价手段单一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但是实际上,由于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所以学校在机械类专业的制图教学中,存在着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制图成绩进行综合,就构成了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大多都是偏向于理论的测试,而无法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十分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整体教学效果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当前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教师对于教材的讲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上都比较传统,没有重视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教学中,缺乏与时代发展的结合,导致了学生受到的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制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没有变通,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限制,使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最终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不符合就业需求,对于学生后续的就业,埋下了隐患。
        二、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机械制图科目教学内容较多,并且具有突出的专业性,直接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很难使学生具有创新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一些新的教育方向和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制图教学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接触一些机械制图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到最先进的机械制图知识以及技术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独立制图。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力。其次,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当下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比如:翻转课堂,微课等等,通过这些全新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造机械制图技能大赛
        想要在机械制图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校方首先就要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方法,并且可以独立完成制图。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对于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创造机械制图技能大赛,让学生能够在竞赛中,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并且过程中,还能够不断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合理的规划好方向。
        (三)强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的良好教育,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因此,通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虑,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情况,掌握职业技能。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让企业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上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其次,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打造出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学校负责场地的建设,企业负责给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实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产教融合的环境下,更好的掌握机械类专业制图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全面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四)完善制图教学的评价机制
        想要在制图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对于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首先,评价机制中,要更加关注整体,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其次,对于现阶段的评价内容进行整合,并且从中找出问题,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对照进行评价机制的改革,可以通过增加评价项目的方式,使评价机制更加完善。比如:增加实习表现考核,学习态度考核以及比赛成绩考核等等。最后,要对于当前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善,打破传统的试卷考试评价机制,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评价,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
        结语:
        在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够创新,并且评价手段过于单一,教师自身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首先,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机械制图技能大赛的方式,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践,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其次,要不断强化校企合作的力度,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最后,要完善制图教学评价机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加丽.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70.
        [2]鲁洪瑞.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20,51(24):133-134.
        [3]邓岭,王舒.创新教育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0(18):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