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徐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为我国重点基础性保障流程,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及作用性。
         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旗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7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为我国重点基础性保障流程,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及作用性。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为进一步的招投标工作开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项目招投标基本的操作步骤分析
         就目前而言,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招标本身是有招标人来发起,之后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文件,并且依据文件的相关规定,来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工程承包人;投标的主体是投标人依据招标人所颁布的相关文件,并且充分的考量实际状况而决定自身是否参与到工程的招标当中,之后需要提出报价;开标指的是,在招标代理机构或者代理人当众宣布招标的基本内容,并且在大家的监督之下开展以上工作。评标是整个招投标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作为招标人必须要依法来进行评标小组的构建,之后针对招标文件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之后依据招标人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开展评分表工作,之后进行等级的划分。中标是整个项目招投标当中的最终环节,作为中标人首先应该在网络公示,之后在完成中标治好后需要进行中标通知书发放。之后通过合同的签订来针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确立。
         2.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2.1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招投标法》的出台与实施,利用法律手段将竞争机制引向建筑工程领域,并对工程的招投标范围、方式、程序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规范。但由于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以权代法和以人代法思想,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出现不招标或明招暗定的现象,使得市场上的条子工程,关系工程到处都是,同时,一些政府甚至以审批工程为要挟,直接钦定设计施工队伍。这些现象的出现,均由于我国的招投标法宣传力度不够,对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实行的监察、仲裁的机构尚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监督工作严重滞后造成的。
         2.2存在假公开招标问题
         尽管国内建筑市场对招投标管理很严格,但依旧存在假公开招标等问题。比如:在招投标之前,某些建筑企业通过暗箱操作的方式来指定施工队伍,而在具体的招标过程中,便随便找几个施工队伍参与投标,通过此种手段来制造假公开招标;也存在某些建筑施工单位承诺给与某些好处,如转包建筑工程、进行利益分成等,以此为诱饵来吸引其他建筑施工队伍作陪衬,并最终实现自己中标的良好、真实目的。
         2.3评标定标不科学
         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开展评标与定标工作是其中重要的工作,这部分的工作将直接影响招投标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然而,通过观察我国建筑招投标工作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自主性大、随意性强的问题。这是因为开展评标的工作人员是固定的,导致部分业主为获取高分,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对评委进行收买,极大地影响了评标的准确性,造成招标的结果缺乏公正性。同时,有些建设方还会和招标代理机构建立协议,这就导致预审文件往往会顺着建设方意向发展,出现抬高标准或者是降低条件的问题,同样也会影响评标结果的准确性。
         2.4行政部门监督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完善,也在逐渐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同时我国也提出了《招标投标法》,将招投标经济活动提升到了法律层面上。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行政部门对招投标中的各项活动都缺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约束,监管层面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再者,部分地方性监督部门在招投标管理中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监督管理的实质性作用,暗箱操作、陪标等行为络绎不绝。
         2.5政企不分和行政干预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地方建筑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在其内部组建多个部门,如领导部门、企业经理人、政策制定部门等,从而出现了建筑工程项目在同一主管部门通过自己制定、自己执行、自己监督等,同时扮演着建设中的几个角色,严重的阻碍了招投标的正常开展,使市场机制难以形成和发挥作用。

同时,有着地方政府直接进行市场招投标干预,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干预市场建设,如:通过内定,写条子干预、打电话干涉以及施工队伍的介绍等,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运行。
         3.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3.1加强监督监管,规范招投标运作
         为了确保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相关部门应当在招投标时采取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做好管理工作。首先,为了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对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相关单位应当对其严格的审查。其次,相关单位一定对所提交的资料进行检查,与网上的信息做好详细的对比。最后,为了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情况的出现,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建完毕以后就可以对所确定的工程采取发包的形式,从而提高市场的自律能力。
         3.2对监督体系进行完善
         招标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监管手段,通过对监管资源的优化与改良,促进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为整个招标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提供保障。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积极的引导并制定相关规范,促进各个执法部门通力配合,进而全面优化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提升合同签订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监督招投标的整个过程中恰当运用科技手段。对出入招投标活动现场的人员进行逐一登记,严格审查,在现场布置摄像头对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此外,为减少因工程转包而影响工程质量,应要求投标企业在合同中承诺不会将工程转包,使招投标监督水平显著提升,同时还应在合同中注明建设项目承包单位和业主的各项权利义务,进而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实现提供保障。
         3.3采取各种手段,加大查处力度
         首先,相关单位要主动的发现案件线索。其次,为了能够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相关单位就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励群众举报不良行为,如通过财务审计、专项检查等。最后,对有在招投标时出现行贿,甚至是采取违法的形式来获得招投标的资格,一经发现都应当依据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严格惩罚,为了起到警示的效果,相关部门还可以将具有典型案件的事情曝光。
         3.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
         工程招标对整个企业未来发展和所需招标项目工程质量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对招标过程一定要做到谨慎和重视。对于参与工程招标过程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招标活动规范进行提高保障。为此企业可以对参与招标活动的人员开设各类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规范的完成各类招标文件的编写,并对招标文件的确切要求有准确把握,从而避免由于法律知识的单薄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情况发生。
         3.5优化招标方式,简化开标程序
         招标方式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①采用电子招投标代替递递交纸质标书;②实行网络报名;③采用资格后审的资格审查方式。开标程序的简化可以通过投标文件的网络递交,在线开标来实现。以缩短投标时间,降低投标成本,进而节约社会资源。
         3.6合理配备投标人员
         项目中标的基础是报价资料的完整准确,这就需要招投标过程的精确到位的编标人员的选配。必须要根据工程项目所设计的专业,对编标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招投标目标,切实落实各责任,确保施工组织方案科学合理。
         结束语:
         综上,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为行业成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条件。在完善行业发展状态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高度膨胀状态下的招投标管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在不断优化管理内容的同时,使其步入正向发展轨道,为整体建筑工程领域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性的动力条件。
         参考文献:
         [1]孙湘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
         [2]赵志平.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
         [3]赵子戬.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