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取消预算定额的必要性与行业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贺莹
[导读]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有着系列的要素,其中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穿插项目全过程,在各环节用数据立体呈现最直观的管理效果。
        广州市荔湾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室  广东省广州市  510370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有着系列的要素,其中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穿插项目全过程,在各环节用数据立体呈现最直观的管理效果。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定额”既是核心依据,也是关键的标尺,属于重要的行业文件,不管是工程投资控制的环节,还是不同的活动主体,均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如下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预算定额;工程造价;市场活力;活动主体
        引言:基于工程造价的改革,以长远角度来分析,在取消预算定额的前提下,有助于健全并改进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推动活动主体公平竞争,达到企业和市场共赢的目的。从试点实施情况来分析,取消预算定额,会对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需要面对较大的挑战。
        1.预算定额的局限性
        对于取消预算定额的必要性,本文主要从难以释放市场活力、有碍于建筑市场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1难以释放市场活力
        工程预算的定额制度在我国已经采用了数十年,不管是在建设企业的项目投资上面,或者是在施工企业的投标竞争以及对于盈利的管理上面,都非常依靠预算定额的数据,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从而使企业缺少主动的市场分析和调研。承包人在进行报价的时候,通常也是在定额的定价后采取下浮报价的方式,而不是对于市场的人工、物料以及设备等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这就促使单位的资本以及对盈利的管理和市场严重的脱节,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发生风险。与此同时,我国现在是采用低价中标的原则,因此承包人通常想要承揽项目的话都会不断地降低成本,更有甚者还会比成本报价还低,他们的主要精力会放在怎样中标上面,然后在施工的时候再采取变更或者索赔等方式进行盈利。这将不利于工程的成本管控,也会使工程的工期、质量以及安全产生严重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是非常了解这种情况的,但是因为缺少对建筑市场信息的动态掌握情况,因此是没有办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报价管理的。
        在“建办标〔2020〕38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工程造价改革方案中就明确提出要逐渐取消预算的定额,要构建市场价格的信息发布平台,从而对信息的发布标准以及规则实行统一管理,激励企业和事业单位利用信息平台来公布各自的市场价格信息,比如人工、材料以及机械等的价格,从而提供给市场进行选择。这样将能使建设单位的投资管控更加科学,也对建筑企业当中长期存在的低价中标等现象进行有效地避免,这样会促使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怎样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人才培养以及管理能力上面,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有效发挥科学的低价中标的优势。
        1.2有碍于建筑市场发展
        预算定额本身就是存在着非常鲜明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它不能被用在国际化的工程管理中。伴随着国家的“走出去”策略以及“一带一路”策略的开展,我国的建筑企业也将面对庞大的发展机会,但是预算的定额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和国际建筑市场对标环节中的阻碍因素。例如在2010年时,我国建设企业承接的麦加轻轨项目中,对于成本的估算就是依照我国的轻轨投标的成本参数为参考的,在此基础上对上浮百分比实行报价,以至于报价低于其他公司将近十亿美元,导致最终项目亏损将近四十二亿元。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个并不是个例,我国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对于国际工程开展投标时通常都是习惯直接使用我国的预算定额,并不是对项目所在地的“人材机”的真实市场行情进行调研的结果。因此,中国的建筑企业要想更好和更快地进军国际的建筑市场,还应该尽快地脱离对定额计价方式的依赖,这样才能更好地释放企业的活力,从而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


        2.取消预算定额的影响
        对于取消预算定额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单位等方面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2.1建设单位
        从对价格的控制层面来看,在各类市场当中建设单位是处在比较弱势地位的。首先,它的人才流动性比较大,仅有决策层的人员比较稳定;其次,行业长期对工程的定额进行依赖已经成为习惯,由于存在这样的状况,从而使他们缺少对有关工程的数据以及参数的汇编以及累积。在预算定额被取消的情况下,会对建设企业的投资评估、设计预算以及众多项目的投资以及管控工作产生影响。建设企业在将来可以增强企业本身的定额汇编以及积累,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过于依靠国家才能编制出定额的习惯,要加以注重对基础的研发工作,从而对有关的投资控制管理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建设企业还可以对有关企业的定额编制方面的工作外包出去,利用专业的工程咨询单位来完成投资控制的任务。
        2.2施工单位
        和建设单位相同的是,施工单位也是长时间依靠国家制定的预算定额,进行投标时都是直接采用定额的。取消预算定额之后,施工的企业也将会缺少编制的依据,从而形成尴尬的境地。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一些清单项目还是可以直接使用市场价格的,比如抹灰单价。但是也还有一些项目是需要自身去进行数据的搜集、分析以及编制的,比如风化岩以及花岗岩等的价格。在以后的招标和投标过程中,施工的单位需要在前期进行谨慎的市场调查,然后依照人材机等费用的实际参数,再融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实行报价。因为,建设单位在明确知道了客观建筑市场中数据的实际情况,会防止后期质量、安全以及工期风险的产生,还会主动地避免投中不合理的低价门槛。基于这种状况,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在人才建设、技术改进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及精力,以便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对工程建设费用的减少。
        2.3对从业人员的影响
        对于企业的预算人员而言,在取消预算定额之后会对他们专业深度有更高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造价专业领域知识,更要侧重加强项目统筹能力、抓投资管控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能力、财税和合同法务知识、新技术新材料与时俱进等方方面面。国家要加大改革开放,做大做强,规范化建筑领域,势必会带来行业优胜劣汰,挑战伴随机遇,能把握行业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专业能力并做深做强的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是利好现象,能脱颖而出者也可获得高收入。
        2.4 工程咨询单位
        若以建设与施工单位而言,在取消预算定额之后,与所带来的机会相对比,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这一点与工程咨询单位是相反的,也就是机会高于挑战。如上面所讲,在预算定额被取消之后,对于建设与施工单位来讲,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有效完成预算编制的,要想更好控制工程投资与盈利,需要得到专业机构以及组织的支持,与此同时,以工程咨询单位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市场机会。另外,在预算定额被取消之后,也会对项目咨询单位造成影响,然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总结了众多的价格数据,并累计了一定的结算报告,此外在工程咨询单位中,往往具备充足的预算人才,由此基于造价管理的变革,工程咨询单位有着显著的优势。
        结论:工程造价的改革,与工程项目建设主体利益息息相关,而且会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建筑行业的转型及升级。基于此,对于有关部门而言,要增强政治意识,集中思想,严格遵循“不破不立”原则,落实好相应的部署工作,努力做到统筹兼顾,为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龚保儿.聚焦工程造价改革国家取消预算定额的必要性与行业影响[J].建筑,2020(20):16-19.
        [2]王娜.试论预算定额的改革[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8,1(09):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