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培训管理剖析与研究 周亮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周亮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深,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点,其需求也不断增加,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乘务运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深,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点,其需求也不断增加,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乘务运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在此大环境下,应该对乘务的培训以及管理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文章将根据现如今实际情况,对乘务的行驶安全、乘务人员业务能力、综合性问题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希望能为城市轨道交通乘务的培训管理起到一个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乘务;培训管理;研究分析;
        前言
        城市轨道运营系统中,乘务客车队的运作管理工作贯穿乘务运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正线运作行车安全的管理、对员工业务素质的培训、对车队综合问题的反馈以及对乘务分部集体会议召集的组织等,它是确保乘务分部基层平稳运作的核心部分。
        1.乘务行驶的安全问题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不断高要求,但是以前针对乘务行驶安全的管理并不全面,整体也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作为前提条件,想要达到安全行驶,就一定要有完整的安全规范,绝对不能不全面、不规范地去执行,要有更加系统性、规范性、全面性的管理方法。要求在每一个管理阶段,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预防,协商解决方案。对于曾经发生过的问题,一定要针对性地进行整改,防止再次发生,要提高安全规范的计划性、前瞻性,同时,要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单轨、有轨、磁悬浮等多种快速交通轨道系统,具有节能、省时省力、运量大、污染少等特点,作为现在公共交通骨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安全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安全无法达标,那么数以千计的性命都将受到威胁,所以轨道交通乘务专业培训环节中,乘务行驶安全问题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同时也是乘务培训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
        2.安全演练缺少一定的针对性
        在当前的轨道交通运输乘务运作管理过程中,安全演练可以说是必 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演练过程中,并没有设计一套科 学合理的演练计划,并且在演练开始之前并没有对乘务员的实际情况有 深入的了解,单纯的按照培训人员的主观意识在进行培训,不仅起不到 任何的效果,反而会出现“浪费时间”的情况发生。安全演练的培训缺少 一定的创新性,乘务员在遇到紧急事件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事件的重要 性,对事件可能会导致的后果也并没有仔细的分析,导致风险事件的发 生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乘务培训管理综合性问题
        现如今的乘务培训,大多数是简单的言传身教,培训的形势与方法比较单一化,培训的内容一刀切,达不到专业与全面的要求,理论性的内容没有做到与实践性的经验有机结合,造成很多乘务人员进入工作中以后不知从何入手,理论的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在乘务人员培训过程中,没有专业的培训师团队,大多数由兼职培训师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单一无趣,培训师自身业务技能欠缺,授课过程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同时,乘务人员培训师管理、班组培训管理缺少有效且合理的奖惩制度,长此以往,非常容易产生疲惫与厌烦的心理。
        4.客车队安全管理
        以西安地铁五号线说明:五号线开通后正线及车场内运作程序的操作数量将会增大,例如∶两端车场出车,出入场作业次数增多;高峰期采用大小交路混跑,上线列车数量增多,行车密度不断增大;高峰期正线大小交路混跑,终点站折返次数增多;车厂调车、洗车作业增多等等,操作频率增多伴随的安全隐患也会变大;“三新”人员较多,地铁行车经验、安全意识欠缺等。因此,新线的开通对司机作业效率和故障处理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客车队安全风险的把控提出较大挑战。
        大交路运行时间长,司机难以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号线全长预计运行时间为72分钟,相比六号线一期的大交路运行时间30分钟长42分钟,如何确保司机在长时间的驾驶中保持好作业状态,确认好车门、屏蔽门开关及空隙安全,对客车队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大小交路终点站折返次数增多,风险增大。高峰期开行大小交路混跑,列车进出折返线次数增多,司机对进路、信号机、道岔位置的确认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司机判断错误有可能会发生冒进信号、挤岔及列车侧冲的风险。车厂停放能力大,车场内调车、洗车作业总数增加,风险增大。五号线站点多、里程长,各班组、各岗位之间的生产信息的传达程序将比其他线路更加复杂,对于应急时间的响应如人员安排、现场监控、事后调查的难度将会增加,应急处置的效率相比其他线路将会降低,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导致应急响应变慢,易引发安全风险。
        5.客车队培训管理
        首先,当值队长要做好正线信息及学习文件的传达工作,确保正线、场段学习文件的一致性。其次,场段开展提升培训工作要在确保全员学习的前提下避免重复安排,进而降低效率。然后,针对夜中早休班制,白班结束后要分别在场段候班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提升培训方式,例如和平车辆段候班人数多,可以采用桌面演练和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西江渡停车场候班人数较少,可以采取现场实际操作、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培训评估。最后,客车队可以考虑高效率、高质量的分批次进行培训,早班出勤早的员工先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可安排进行休息,保证司机休息时间,进而确保司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针对白夜早休班制,可以借鉴二号线关于组织员工业务培训的方法,采用每月2次安排司机在休息时间回来培训的方式,早上进行理论方面的考试,同时分部领导、队长进行近期时事的宣传教育,下午进行故障实操培训,一般每人连续做两个故障。
        进行培训时,车队会将连续6天的复习培训安排在同一个车厂,每次培训记八个工时,培训覆盖到整个客车队司机。这种培训方式的培训集中,不浪费资源,同时培训效果统一。上午的理论抽考与安全教育可以将近期的事件及时分析,相比员工大会上进行上月的时事点评更及时;但是这种培训方式每月将占用司机一天的纯休时间。
        6.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培训与管理的意见建议
        根据上文的问题不难发现,对于乘务培训问题主要应该从3个方面去解决。首先,要做到增强整体的安全意识,加强危机解决能力。定期进行安全培训,要做到一辈子都用不上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要有随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乘客安心、放心。将安全规章落到纸面上,使其公开透明,又有迹可循。其次,乘务员的业务能力也是尤为重要的,专业培训一定要做到位且不能忽视,一定要进行培训再进行上岗,对乘务员的要求也在提升,不进行合理的培训就上岗往往使得乘务员的能力不足,所以,应该当能力达到以后再上岗。培训要做到多样化、专业化,不流于形式,让每一次的培训能够得到真真正正地收获,因为培训是乘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所以专业的培训老师、落地的培训内容,才是重点。最后,给予乘务人员科学且有效、持续的奖励制度,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做到对乘务人员的奖励,赏罚分明,做得好就奖励,不好就惩罚,提高乘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做到提高人员的内部竞争,调动整体的工作积极性,长期、持续地奋斗在工作之中。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使人们对乘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意味着需要加强乘务培训与增加管理内容,不断地增强安全意识、创新精神,每一次工作能够做到尽心尽责,以此体现城市轨道交通中乘务工作服务者的价值所在,应该从根本上去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晨.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安全管理[J].工程科技,2018(6):33.
        [2]王青海.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培训管理剖析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7):214.
        [3]杨永平,边颜东,周晓勤,叶霞飞.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O)
        [4]霍建维.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