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冯潇玉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冯潇玉
[导读]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以此建构全新的育人格局,进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与目标。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以此建构全新的育人格局,进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与目标。对此,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针对中职数学教学“课程思政”概述;“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三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数学;教学实践分析
        引言
        从目前“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课程思政”理论认识不到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思政”与数学学科融合不紧密等。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好“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一、中职数学教学“课程思政”概述
        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强调要重视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培养,而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培养工作中,青少年是基础也是前提。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培养工作是教育根本任务之一。“课程思政”理念,是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是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鉴于此,本研究将围绕着必要性以及融合教学实践策略两方面进行探索,以求建立完善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中职数学学科,需要从“课程思政”理念融合角度展开实践教学的研究,建立基于中职数学学科核心的“课程思政”教学系统,建立“课程思政”联合教学的育人教育机制,培养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觉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人才培养的良好条件,从文化传承、行为规范、道德素养等方面加强中职学生的管理与培养,从而培养我国社会的未来接班人才。
        中职数学课堂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行新的教学模式,是其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务必要扎实的研究“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合实践教学,挖掘数学知识的课程思政元素,创设具有思政元素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结合新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切实的发挥“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组织,既要注重知识型人才,也要注重实践型人才与道德型人才。同时,在新课程改革后,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要全面推动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促进学生群体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此外,从中职学生的特点来看,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就业,是为了今后步入社会的生活打好前提。同时,中职学生本身便会受到学历、知识、社会舆论等因素的限制,这使得中职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获得理想的工作。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融入,便能够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对课程思政的精神和精髓进行弘扬,让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教学,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格,将学生打造成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社会需求的全方面优质人才。


        三、“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意识的建设
        从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仍然是不到位的,仍是在延续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堂上以知识的灌输为主。中职教育原本是要打造实践型人才,但很多教师和家长却仍将学生的分数放在首位,延续了传统教育中的观念,并未认识到学生的今后发展需求。即便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或者是无从下手,或者是置之不理,使其成为了形式上的“课程思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加速教学理念的转变。学校可定期组织交流学习会议,向教师普及“课程思政”理念,并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过程中,一方面是可利用线下学习模式,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展开分析,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速思维转变。同时,针对一些落实较好的学校,也要组织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另一方面则是要利用好线上教育手段。结合我国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手段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很多平台。因此,学校可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组织教师进行线上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来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在线上渠道内,也要开放交流评论功能,对教师的反馈进行收集整理,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切实保证“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融入。
        (二)建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绝非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化解中,落实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中。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对原本数学理论、数学知识的讲解,还需要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并推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一方面是为“课程思政”的执行创造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论实践融合,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导入生活中的建筑知识。一方面是通过数学来分析建筑原理,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建筑工人工作环境的反映,来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工人的辛苦,学会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学会感恩,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这样一种思维的导向下,也能够在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避免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心态。
        (三)整合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中职数学教学内容
        在“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结合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来创建教学情境,并组织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些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更好地约束自身行为。例如,在教学函数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导入“校园贷”的问题。近些年来“校园贷”的问题频频登上热搜,无数心智不成熟的学生深受其害。那么在教师的教学中,一方面是通过数学知识去分析其中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来警示自己,避免因为虚荣心而走向“校园贷”的道路,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中,可通过“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意识的建设、建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以及整合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向荣,高保卫,冯俊涛.课程思政在"有机结构分析"中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20,No.246(04):62-64+101.
        [2]王金华,向红军.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v.41;No.270(03):78-80.
        [3]李春娥,崔广庆.案例式教学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思政"中的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v.19(08):130-131.
        [4]温嘉.课程思政在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初探[J].广东化工,2020,v.47;No.431(21):196+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