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刘冬玲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刘冬玲
[导读]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幼儿园数学教学不能机械地进行知识传递,而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建立数学思维,帮助幼儿对形状、数量和空间产生初步的认识,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是将教学任务、目标都完全融入游戏或实际生活中,引导幼儿将所学化为所用,把数学知识和游戏活动、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结合幼儿的发育特点,选择更加适应他们的轻松教学、快乐教学的模式,保护幼儿个性发展

梅州市丽群幼儿园   刘冬玲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幼儿园数学教学不能机械地进行知识传递,而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建立数学思维,帮助幼儿对形状、数量和空间产生初步的认识,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是将教学任务、目标都完全融入游戏或实际生活中,引导幼儿将所学化为所用,把数学知识和游戏活动、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结合幼儿的发育特点,选择更加适应他们的轻松教学、快乐教学的模式,保护幼儿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本文就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数学教育;策略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教育中采取游戏化模式,既迎合了幼儿热爱游戏的特点,也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基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对此,幼儿教师要积极总结经验,同时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专业培训中,以增强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
        1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价值
        首先,改变了固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变为游戏化教学,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幼儿园的小孩子每天的想法非常简单,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在户外运动。而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游戏化,充满游戏色彩,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幼儿园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能够让幼儿在玩乐之中就接受数学知识的教育。其次,游戏化的数学教学的重要价值还在于解放了幼儿的天性,引导幼儿对数学进行多元化的思考。通常情况下,幼儿思考问题的方式非常简单,也不深入,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样的数学学习方式,幼儿在其中表现出较强的专一性。而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游戏中教学,便于幼儿记忆,而且方便幼儿理解。最后,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在游戏教学中,主要还是幼儿进行游戏环节,强化的是幼儿的实践感受,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幼儿在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幼儿对数学知识能理解得更透彻,还能在其中玩得很愉快。
        2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途径
        2.1拟情境教学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模拟情境游戏能使幼儿融入游戏角色中,从而直观体验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应用。情境互动式教学模式,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适合幼儿的思维模式,所以幼儿的参与兴趣更强烈。例如,教师利用活动区域内娃娃家的和超市游戏道具,让幼儿通过购物的形式,认识钱币,并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因为整个游戏活动中涉及了比较多的数学知识,所以对大班的幼儿来说这个游戏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2.2设计生动形象的数学游戏
        在为幼儿设计数学游戏教学时,教师需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引导幼儿认识基本的数学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掷骰子列算式”的数学游戏活动,首先教师确定教学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骰子的数量,之后再学习加减计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幼儿演示和讲解,比如“摸一摸,认一认”,尽量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主动参与计算骰子的数量。
        2.3教师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教学资源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零碎的教学资源,及时启发引导,让幼儿感受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自主活动区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布置这些区域时要注意融入数学元素,如数字、拼图、七巧板、串珠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能学到新的知识。再如,学园生活中也是处处包含数学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内容,将数学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例如,为了加强幼儿对序数的认识,教师引导幼儿指出绘画作品展示栏中自己的作品在第几列,将学数学与用数学紧密结合起来。
        2.4开展数学游戏,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就幼儿而言,其年龄较小,且智力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够完善,其接受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数学等学科。基于这一情况,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按部就班的讲解书本知识,会损害幼儿的学习热情,严重的情况下幼儿会产生厌烦、抵触等心理。对此,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时,要参考幼儿年龄特点,成功设计一些充满趣味的游戏,并在其中融入数学知识,以帮助幼儿养成发散思维,同时活跃教学氛围,促使幼儿具备数学思维。比如,幼儿刚开始学数数,教师可带领幼儿唱歌,如学习《数鸭子》这一首曲子。当幼儿学习这一曲子时,其一般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会很快跟上教师的节奏,从而踊跃参加。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歌曲中存在哪些数字,一些学生会回答:2、4、6、7、8。对于回答错误的,鼓励幼儿进行纠正,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其次,教师可结合生活经验,培养幼儿数学认知,如在吃水果时,幼儿可以数一数自己的水果、小组中幼儿的个数,或者水果的个数,从而锻炼幼儿数数能力。
        2.5游戏教学贴近生活化
        在幼儿阶段,对于幼儿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范围不需要太大,要让幼儿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这一方面进行关注。如课堂上教会幼儿将生活用具分类,让幼儿学会整理衣服、鞋子、玩具和书籍等等,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置。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设评选活动,对幼儿在这方面表现良好的进行奖励,表现不佳的,要多鼓励引导,尽量不要用批评的方式,教师、家长要作表率,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这样,幼儿不但能学到“分类”的方法,且能做一个有条理的良好幼儿。
        2.6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活动评价
        在各种教学模式中,游戏活动的灵活性更高,且更容易被幼儿喜欢。为此,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均要融入游戏精神,涉及教学活动、语言使用等,并留给学生一些空间、时间,以确保游戏效果,为此,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并优化游戏评价,保证游戏化教学顺利开展。比如,若教师刚开展担任幼儿教育任务,或者教师课程组织能力不佳,其可以参考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活动指导等,为教师开展游戏化教学提供标准。若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则要考虑幼儿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等,组织对应额的游戏活动,同时在实际过程中,增强自身组织游戏的能力。总之,实施幼儿游戏化课程,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可以加快幼儿全面发展,同时其还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为此,幼儿教师要重视游戏化教学,把握其发展主方向,以了解游戏活动的意义,同时改善游戏化教学的能力,并反思自己的不足,最终保证游戏化课程发展顺利。
        结语
        对幼儿实施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方式,吸引了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游戏化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幼儿自己动手参与其中进行知识的探索,逐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教学的方式非常新颖,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多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中要提倡该种方法的运用。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丽君,郑丹娜.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J].当代人,2018(14).
[2]曹洪云.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
[3]耿福琴.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7).
[4]殷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