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简析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黄莹
[导读] 目前,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占总体人数的一半,高中政治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因此,普通高中需要落实德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当前,普通高中德育这一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课程的作用、完善协调体系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思想政治课建设的重视、思想政治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有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黄莹   050000

摘要:目前,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占总体人数的一半,高中政治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因此,普通高中需要落实德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当前,普通高中德育这一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课程的作用、完善协调体系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思想政治课建设的重视、思想政治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有待完善。为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就需要不断的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就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挖掘“课程政治教学”的教育要素,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全面完成德才兼备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普通高中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政治教学;立德树人;有效途径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思想政治研讨会中鲜明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当年前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政权,因此当前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以人为本,而思想政治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就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一、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德”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基础,而且是把习近平的社会主义新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融入高中教育的培养体系中。“育人”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教书育人与学生成长的规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人生目标,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正义感、奉献精神、分辨权利能力的优秀人才,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个全面教育”突出了德育作为“为首”、“为先”和“为基”的地位。要把“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全方位关注,贯穿于全过程。它体现了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和综合性的内在统一性和有机结合,强调了一个系统的概念。落实育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德育工作的主线和中心渗透到思想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对学生的政治教学的知识的培训,并在此过程之中,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从而将基础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做到时间上没有空隙,没有死角,学生没有懈怠,内容没有遗漏。只有围绕这个目标设计课程建设的体系、教学策略,教师需要结合政治教学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注重凝聚,取得实效,为中学人才培养构建更高层次、更科学的制度保障。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而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配合。而当前的中学的思想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将政治教学中的家庭、教师、学生都充分考虑在内,就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接触到政治教学,让学生将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充分展示政治教学的实践性。要建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统一化。在当前我国的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优势与可利用的资源,就能够对三者的优势进行组合,我们就能够强化政治教学的社会影响力,从这一点上充分说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我们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重视家长在其中扮演的作用,最大化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学校教育当然也不能被忽视,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当前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这就需要借助社会各部门以及各单位的协助与帮忙,具体可以凭借社会舆论、社会实践、社会环境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显性教育路径
        (一)加强中学立德树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有机结合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教育所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中学作为教育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学开展政治教学,具体针对其中的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其中,内在环境具体就是中学范围内涉及政治教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环境,其中包括宣讲思想政治的内容的教师、党支部、团委和各类学生组织、社团等。他们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特别是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外部环境大体上包括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因素,从而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思想道德的意识,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微时代加强中学网络道德教育
        从学校层面观之,需要把握学校当前的环境,就可以充分利用微时代的传播工具,可以不断的优化校园网络空间,而在中学开展网络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之中,不断加强校园网监督与管理;在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之中,需要设立思想政治领导小组对校园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的问题进行监督,设立部门负责网络德育工作,在学校官方网站增添德育页面,建立本校与外部环境的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借助校本课程平台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库,可以借助微博、QQ群等自媒体工具,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也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课堂之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进行讨论。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政治教学全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当前社会中的主渠道的作用,并结合当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能够培训学生在中学政治教学的过程之中,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最为关键的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从而引导学校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情感,并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追求道德的力量,在中学中形成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我们需要不断的建立和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大希望。第一是努力学习,获得真知;二是加强道德修养,这一点最为关键的就是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三是明辨是非,善于决策;四是要脚踏实地。由此可见,中学生应该努力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结束语
        为了不断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中学需要重视校园的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具体比如开展校园德育的实践活动,校园主题展览以及校园辩论会等的活动,并在强化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之中,重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蒋强军,林莉,刘浩.高等职业院校政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有效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587-590.
[2]马永祥.“精准对接”才是有效路径[J].江苏教育,2020(04):76-77.
[3]刘晓利.高等职业院校隐性德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