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为疫情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助力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梁晓
[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庚子新春跨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充分改变了上课方式。学生们停课不停学,老师们成了新一批的‘主播’。线上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疫情期间教师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的有力条件。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三号乡中心小学   梁晓   07645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庚子新春跨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充分改变了上课方式。学生们停课不停学,老师们成了新一批的‘主播’。线上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疫情期间教师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的有力条件。疫情下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情境抓眼球、轻松突破重难点、优化练习促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素养;高效课堂;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性、增容性、交互性等特征,使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一般教学手段不具备的功能优势。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实现信息技术和小数学教学完美融合,一来能将教学难点形象地展现出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来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开展互动教学,从而满足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需求。想要数学教育上升一个台阶,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小学数学教学实现创新之路。那么如何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创新呢?结合在工作中的一些教学经验,以下是笔者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进行分析研究[1]。
        一、小学生概况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现状
        (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基本特点
        低年龄学段的学生具备数学的形象思维能力,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思考会存在困难,对于抽象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借助于辅助设备,辅助材料或者创建情境来解决。对高年龄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自己未知的事物还需要进行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之后掌握知识的精髓。从整体上来讲,小学生数学学习,由于认知和思维发展并不同步,发育比较缓慢,加之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上还有心理上的限制,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多还停留在机械性记忆阶段,机械记忆之后才能够进行理解记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还需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帮助小学生解决困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分析
        首先,教师未能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一些教师,特别是从传统教学方 式一路走来的教师对新兴技术的运用还存在认知模糊的问题,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和实践者,只有对信息技术有充分的认知才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有更好的运用,才能够对数学课程整合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小学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认识的不足直接造成后续课堂问题的产生,因此还需要对理念问题加以全面的关注和分析。其次,部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不合理。一些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非常盲目,缺乏有效合理的分析,上课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接受能力和逻辑性与调理性,这样就势必会造成一定的问题。例如,有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度的使用信息技术,形成依赖性;还有一部分教师的课件设计非常僵硬也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条件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就出现了严重的脱轨问题,整合也过于形式化[2]。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要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构建出完善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起新的教学目标和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要点,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争取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师对信息科学技术有正确的认识,是正确使用的前提条件,教师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掌握更多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要认真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分流”信息技术,不能让网络资源在课堂上“灌输”过多,要杜绝成为类似于传统教学的另一种“满堂灌”课堂形式。
        其次,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实现课堂翻转。传统型教师要向现代型教师角色转变,要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位置上,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知识的指导者,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积极的思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3]。
        最后,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基本的技能,例如,数学课堂上几何画板的运用还有图形计算器的运用,另外当前的office基础软件的运用、PPT、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等等都是教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增强在数学教学论方面和教学技术理论方面的认知,提升自我技术能力,这样在课堂上的运用也会游刃有余[4]。
        (二)巧用信息技术资源,投其所好创情境
        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数不胜数,提高兴趣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专注、更有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而是通过教师传授知识或只为了完成课后作业而去学习的话,其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据调查显示,引起学生没有兴趣的原因是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而教学的环境过于“呆板”,让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地创设好学习的情境,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这节课时,笔者先在屏幕上播放了一个儿童游乐场的动画视屏短片作为主题画面,画面中出现的旋转木马,摩天轮,过山车等能够直接刺激到孩子的各种感官,并配上美妙动感的音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对于老师要上的数学课充满了渴望,学习热情高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效果、逼真精彩的图片展示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片、动画和场景来创造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仿佛给学生以看动画片的视觉,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课堂当中恰当使用音频、视频等等多种技术代替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由此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数学学习体验,也让数学的吸引力更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学习难点
        小学生年龄小,对课本中的语言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的感触仍然不深,甚至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打破这一局面,原因便是信息技术有着独特的丰富色彩以及动态变化功能,可以直观、形象、准确地展示知识,很好地带动学生理解、思考。而且,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简单有效。换言之,信息技术既能够让学生的思绪变得更加密集,还可以针对教学目标产生专注效果。将数学的静态内容可以向着动态化演变,能够帮助教师解决难以讲解的难题尴尬,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顺利击破难点。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直线、射线还有线段》这一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直线的概念与特点,使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数学难题。首先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玩弄金箍棒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紧接着 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使金箍棒可以任意变形,平时金箍棒就是一个线段,立在大地上无限延长的过程中就是一条射线,孙悟空将其抛到天空上那么两端都无限延长就成为一条直线。此环节由于选取学生平常最感兴趣的素材,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恰当应用动画技术,使本课的重难点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掌握与否,主要体现在对完成练习题的准确程度上,所以对练习题的设计也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完成练习题兴趣不高,这个问题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尤为明显,高年级数学题比较抽象、复杂,理论性强,学生对其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这样很难达到练习的效果,相反我们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超强手段来设计出能够刺激学生做题欲望,调动学生做题积极性的练习题,设计出包含有动画、图形、声音相互交错的练习题,让学生感觉到完成练习题也是一种享受。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这一课的课堂练习时,把几个不同的比打乱顺序后,通过设计成有交互的课件使这些不同的比能够随意移动,学生通过求比值的方法找出两个相等的比,然后把它们移动到一起形成一组比例,这几组不同的比中有简单的整数比、小数比、还有稍复杂的前项是小数后项是分数这样的比,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任意挑选难易程度适合自己的习题,这样为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题可练,都能参与,使原本枯燥呆板的练习题变成随意的可以任意挑选的“活”的练习题,还可以设计“试一试”“练一练”“比一比”等小版块,从易到难,逐层递进,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数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就像一个“魔术师”。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让其发挥主导作用,以它声情图文的形象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灵活及便捷的交互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把抽象生硬的数学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争取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带去愉快和轻松的学习经历,这符合现代教育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信息技术如何跟小学数学教学形成完美结合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颉亚涛.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郑姝,陈玲,陈美玲等.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25(3):89-95..
[3]辛艾桐.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3(4):29-31..
[4]陈田刚.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5(7):129-130..
[5]田立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