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开展“童心课堂”的探究 郑会娟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郑会娟
[导读] 童心课堂讲究以乐助学,这期间由教师高度尊重并极力呵护学生的天性,积极解放儿童的思想,并设身处地地揣摩其心理来为之设计极具童心与发展性意义的教学行为、资源及活动。此类课堂基于的是原有的生命观,并能深切迎合儿童的心理与期望需求,非常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行动,这包括改革要求中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注重。

东明县第三实验小学  郑会娟

摘要:童心课堂讲究以乐助学,这期间由教师高度尊重并极力呵护学生的天性,积极解放儿童的思想,并设身处地地揣摩其心理来为之设计极具童心与发展性意义的教学行为、资源及活动。此类课堂基于的是原有的生命观,并能深切迎合儿童的心理与期望需求,非常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行动,这包括改革要求中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注重。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英语开展“童心课堂”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童心课堂
        引言
        小学英语童心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揣摩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心理及兴趣所向,从教学资源调动、模式应用以及活动拓展等方面加以精心设计与研究,致力于既能兼顾学生的心智素养建设,又可提高其课堂学习实效与语言水平,以维系其全面化发展愿景。
        一、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际上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个过程,若想让教学效果好,就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则是让这两方面可以共同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认知并不健全,对权威的崇拜心理较强,这也意味着小学生从主观上是愿意听从教师教导的,但前提是学生要对教师认可才能够保证效果的最优化,就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教学更加顺利。而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作为主体去构建,英语本身的学习难度大,小学生很容易因为英语的难度而导致学不会、不会学,若是此时与教师的关系过于紧张,或教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完全是领导者、批判者,就会使得学生感到害怕,造成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不敢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也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英语知识,使得英语教学课堂氛围压抑、沉闷,也让学生感觉不到童心。小学生本身对知识的重要性并不了解,也没有办法让学生理解,就需要从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入手,想办法达到这一教育效果,上下级明显、领导与被领导的师生关系都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英语。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入手。要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态度及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语言需要格外注意。首先,教师需要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小学生喜欢热闹的课堂氛围,喜欢幽默风趣、亲切温暖的教师,不喜欢只会板着脸、发脾气、惩罚学生的教师。虽说“严师出高徒”,但这个“严”并非是对学生态度严格,而是要求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些变化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语言的杀伤力很大,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语言,可以专门上网学习说话的艺术,在教学时尽可能面带微笑,在指导学生时做到轻声细语,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要耐心讲解,在评价学生时要以形成性以及鼓励性评价为主,多多表扬学生,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时,教师也要冷静地指出问题在哪儿,不要大喊大叫,教师情绪过于激动会让学生感觉到害怕,也就无心听教师指出哪些问题了,那样也就没有意义了。



        二、拓展童心活动,完善童心课堂
        在革新教学及指导模式之后,为了深入完善童心课堂的建设,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还应拓展相应的童心化教学活动来驱动学生的探索与体验。此类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强化个体与客体之间的思维与能力交互。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其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与双赢发展,以此建设起良好的心理态度与学习价值观。在教学中,深入分析单元整体内容之后,教师便能发现其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本课多元知识及句式表达的掌握。而为了攻克这一教学难点,仅仅依靠单一的授课讲解是无法完成的,对此教师就必须拓展教学活动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实践来求得巩固掌握。而在设计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师可考量童心课堂的基本概念,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本课内容展开情景剧的准备与演练。这样的活动能解放学生的自由天性,让其参照课文来自主规划情景剧的剧本与走向,然后合理分配角色,并提炼课内知识来为角色设计台词,最后便可在极具童心化的情景剧演练中获取口语能力的锻炼。这一场极具童心童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悟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同时也能驱动学生与其他个体的积极合作与密切沟通,最终可实现个体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组织童心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为了能够为学生创建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这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首先,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其中听与说都需要学生不断张口与其他人用英语对话才能够保证培养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也是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英语语境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学生对英语才不会感到陌生,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其次,小学生本身就爱说话,爱与其他人交流,这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若想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童心,就需要顺应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让学生能够有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最后,教师若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些由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自己或者群体的力量去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满足感与获得感,这种满足感与获得感能够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童心,也需要教师组织童心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单人活动或者群体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取童心教学法能够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让英语学习不再只是一项任务,而是成为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首先需要从自身入手,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将课堂导入与游戏相结合,组织童心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日红.激活小学英语课堂推进小学英语新课改[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李梦云.以兴趣为引导,以乐趣为开端——小学英语童心化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2019.
[3]仰建忠.小学英语课堂中“童心教学”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