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5月   作者:龚志良
[导读] 培训和教育人才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认真执行并在特定的学科教育中予以实施。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五小学乌龟石校区 湖北咸宁    龚志良  437500

摘要:培训和教育人才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认真执行并在特定的学科教育中予以实施。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小学阶段数学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发挥其“教书“的价值,而在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也就使得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无法实现”育人“的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从教书育人的的角度重新评估小学数学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一些创新和纠正,以了解“教书”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书育人;教学策略
        引言:早期数学教学的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师们在进行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更多的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要的目标.然而,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德育的教育更为重要。要求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并进行行为整合教育,以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发挥小学阶段的“教书育人“的重要功能。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产生了一些误解。因此,有必要让教师从教学与育人的角度重新评估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并做出一定的改进和变化,以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一、教书育人的角度下,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对“教学与育人”的理解比较狭隘具有形式化。此时,教师对基础教育体系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数学上,他们相信只要学生对小学数学有基本的了解,就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发掘。道德教育原理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使人们对基本数学学习功能的理解略有不同,在数学学科中的教书育人的认识会产生偏差,并且具备一定的狭隘性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中,很少有老师认为小学数学的学术工作是“胡说八道”,而不是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其实施。 结果致使小学数学教“教学与教育人”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教师教育体系的标志,仅仅是表达了教师对课程和教育进行调整的唯一愿望。
        对教学与教育人的认知有一定的功利性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以前的数学学校模式中,所有培训活动都是围绕考试成绩进行的。应试教育对人们影响是深远的,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仅重视学生们的知识性教育,从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德育教育。这样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真正的作用。
        二、在教学与育才角度下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融合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发挥“教书与育才”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之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思维逻辑性,每一个知识点之间都会有着逻辑的联系,也就创建成了一个有系统的知识体系。老师在对孩子们进行教书育人的环节当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特征,把数学的知识内在特征当作是育人的资源,让孩子们对数学的知识体系有更多的了解与掌握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进一步的培育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内容的使用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发挥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在数学学科之中教书与育才的教育功能。


此外,在小学阶段数学科目的教材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数学历史发展相关的内容,老师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当灵活的结合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以此来实现现阶段教学的育人功能。
        比如,在学习“圆周率”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给孩子们介绍一些关于我们国家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到关于圆周率方面的数学成就,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身的自信,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促进教书育人功能的实现。
        (二)融合开放模式的教学方法,发挥“教书与育才”的作用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学活动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放式学习方法,在学生和教师中非常受欢迎。通过实践培训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并轻松应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凝聚力与实践的意识以及所学知识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和数学数学的发展与发展。老师们在进行小学阶段数学科目的教育教学的时候,应当要把实践性的开放式教学活动当作是育才的一种资源,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先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时钟的模型,让孩子们在动手参加实践的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意识到实践的宝贵,在日后的日常当中也会更加的珍惜时间,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三)融合教学形式,发挥“教书与育才”的作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关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逐渐的出现,并已在特定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证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把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并且以此作为教学与育才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育,促进小学阶段教学中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德育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老师首先应当要给孩子们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们对数学的知识进行自主的思考,并且使用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自身的学习结果进行探析和分享,在对自身的学习结果进行优化的时候,使得小组能有最佳的表达效果,并且在班集体里面也能够得到展示。在学生参与到这样的学习模式当中的时候,老师们不单培育孩子们的自主意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意识,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与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等,可以有效的发挥教学与育才的作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们往往只会关注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并未关注到孩子们的德育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是老师们进行教书育人的重要资源与载体,其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们充分的尽心细致的探析与深入的进行挖掘,充分的挖掘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的育才作用,并且将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以此来有效的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实现“教学与育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香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策略探究[J].家长,2021(09):28-29.
[2]冯倩文.寓德于教  教书育人——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新智慧,2019(2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