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翟彦憬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5月   作者:翟彦憬
[导读] 我们现在所探讨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是教育部门“新课改”中提出来的,为了契合当下祖国时代的飞速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综合性人才,为了优化当下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大环境,新课改当中提出从综合性出发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开远市第二中学校  云南省开远市  翟彦憬  661600

摘要:我们现在所探讨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是教育部门“新课改”中提出来的,为了契合当下祖国时代的飞速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综合性人才,为了优化当下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大环境,新课改当中提出从综合性出发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现在学生所处的背景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模式无法继续提高当下的学习效率,并且随着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更加的单一且枯燥,其中没有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因子,所以很多学生都感觉自己难以和学习碰撞出美妙的火花,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而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城市内的学校普及的速度远高于农村学校,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因素,下面针对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做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知识面非常广泛,经过细细推敲之后,它更是一个有灵魂有魅力的学科。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辅助学生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栋梁之材,含有高尚的品格和修养,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真谛。但是我们回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将对于语文的学习全部囊括成了一张试卷,让本应该张口表达语文的天使变成了只会握笔答题的枯燥的学生,这是当下需要及时优化的重要问题。
        一、当下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1、教学观念没有改善
        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现下正在中学校园中进行普及,但是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的数目趋势图来看,城市中普及的速度以及结束的能力要远远高于农村学校,尤其对于新教育理念,很多农村的老师教育思想还是相对传统,认为学生只有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在每一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而所谓的综合性学习方式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耽误学生的成绩,影响学生现在惯有的学习状态。这种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是在根源部影响了综合性教育方式的普及,这也是农村中学生依旧停留在传统教育方式圈子里面的重要原因之一[1]。
        2、教学缺乏目的性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的特点就是它所涉及到的区域较为广阔,这就让很多刚刚接触到新课改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无法抓住重点,缺乏目的性,从而导致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无法充分展现,然后就会从另一方面觉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导致教育目的出现偏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状态甚至不如传统的学习环境。
        3、被试卷束缚
        应试教育是现在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展现方式,一张张试卷仿佛就是在刻画学生一段又一段时间的努力,但是这一张张试卷在传达成绩的同时也在封锁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不敢去表达或者觉得不需要表达。语文学科从来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它是需要学生用心去感受的学科,需要不断地进行新事物的探索,需要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而这种心理培育才是语文学科最大的作用,他绝不单单只表现在一张张试卷上。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就是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只有试卷的世界,看看外面,这样子有利于学生更多方面的发展。



        二、当下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1、利用农村的大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本身就充满着叛逆和不成熟,面对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在农村这样子的客观条件下,也许没有市中心良好的硬件设施,但是却有着城市远离的大自然,老师们可以利用农村现在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大自然来学习语文,这是一种更加
适合农村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老师们带着学生走出枯燥的教室,从自然中感受到不同的人文素养,将农村教学的劣势变成教学优势。
        比如,在八年级中第一单元“想给母亲的歌”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回想母亲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看着远处涓涓细流的河水宛若母亲那细腻的爱,农村的母亲也许没有光鲜亮丽的奢侈品作为陪衬,也许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来诠释自己对儿女的爱,但是那颗淳朴的心是最珍贵的,老师们引导着学生感受大自然,感受着我们常常将母爱比作春风,比作暖阳,当自己真切的体会到大自然的这些场景,才会更加深刻的明白为什么将这些意境来比喻母爱。这种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也许比引导学生看一部关于母爱的电影更加的感同身受,毕竟别人的故事看在眼里终究是别人的,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母亲故事才是切切实实的真情实感,更让人感动。
        2、契合农村的民俗文化,深入了解人文情怀
        农村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其实就源自埋在农村世世代代的风土文化,这是不管时代怎么变换,不管科技多么发达都丢不掉的东西。所以,在农村学习和生活的孩子更要正视自己的环境,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
        在七年级第一单元“这就是我”综合性活动中,老师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且将自己的优势大大方方的介绍给别人,不需要存在任何的不敢说或者自卑的心理,不管是会做饭还是爱劳动,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应该不惧表现。
将语文学习内容将农村结合起来,优化曾经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点一点将综合性学习切身实地的带给学生,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利于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而这些东西一定终身受用。
        结束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实就是将课内外的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利用某个活动来拓展学生对于语文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引导学生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锻炼学生大脑快速运转,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归纳能力。综合性学习带给学生的是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未来综合性学习的拓展一定是必要走势[2]。
参考文献:
[1]周晶冰.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19(10):151-152.
[2]陈雪敏.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J].天津教育, 2019(8):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