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化时代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5月   作者:毛志刚
[导读] 冶金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主要是为国家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河南省工业学校  河南郑州  毛志刚   450002

摘要:冶金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主要是为国家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中职学校的老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适应教学等设置相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更容易理解其课程知识点。本文针对于网络与信息化时代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钢铁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中职
        引言:冶金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往往是在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培训之后才加入到钢铁工业当中的。学生们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取到更多的关于钢铁行业的知识,在之后的工作当中有更丰富的见解,操控方面也尤为轻松起来。传统的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同网络与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冶金工业专业课程教学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以下是关于冶金工程专业课程的深入探讨。
        一、传统冶金工程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媒介单一化
        在中职学校关于传统冶金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当中,普遍都是利用黑板讲解或者PPT形式播放的。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很多具象的内容通过图片或者文字的描述,学生理解会有模糊感。比如是在讲解关于钢种操作方面的工艺,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图片来进行展现来理解相关知识,极有可能会导致过于抽象,造成理解有难度。
        (二)授课内容老化
        中职学校的教学或者参考书通常都是以往几十年前的,现在的冶金发展已经有了飞一般的变化,各个方面的理论以及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如果教学内容错的理论没有进行修改,不能做进一步的修正,极有可能导致学生所学实操、理论内容同钢铁行业目前的冶金技术有所不同,让学生踏入社会无法用所学知识来发展,会有很多弊端。因此应该加强授课内容的改革和更新。
        (三)授课模式枯燥
        中职学校传统式的讲课方式,使学生在接收过程当中都有一定的被动性。学生学业任务重的情况下,课堂上老师按部就班讲解这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缺乏一定的互动性。学生在课程上觉得老师讲课入神,无人监督自身,极有可能会出现开小差、做低头族的情况。
        二、新课程体系与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比较
        传统课程体系以实操技术知识、理论知识为主线,解决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途径。而中职学校中新课程体系属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它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点来对学生进行独立的能力培养。
        新课程体系在目前中职学校中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学校非常重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对质量下工夫,提出着眼学生职业生涯,以就业为导向,抓紧抓实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



        三、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新兴模式
        中职学校的老师通过网络来展开关于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授课模式,在目前的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是值得发展的一个方向,能够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让该教学模式有新的形态和方式。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成为了主动构建者,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个性感、全球化、多媒化等,老师们也从原本的传授者逐步转化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这样能够带动学生有更多的积极性,也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让整个教学变得更加创新化、现代化。
         (一)媒介多样化
        虽然传统的授课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可以通过PPT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在这其中需要利用到互联网然后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比如可以通过QQ建立关于学习群。
老师在学习群中可以上传准备好的教学资料,让每位学生共享资源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度。当然,不管是老师或者学生都可以在群里面进行探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群里进行留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老师也需要参与到讨论当中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平台的建立是需要由老师来进行实时监控的。也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来进行授课,这种方式更能够将钢铁行业的生产实践带进理论课程当中,增强学生对于该行业的认知度。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冶金工程专业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冶金的原理,并且根据原理从而解决钢铁行业在生产当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现象,在这种专业课程当中,通常老师进行讲解都是划分为若干个专题来进行讲解,在专题当中将其难点通常都会圈红背诵。
        每个专题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性,同时也相互独立的存在,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架。对于专题内容的学习可以分为几个小组展开讨论,学生自己通过找资料、看视频、网页查询等方式来整合成一个有用的PPT。
        通过课堂展示能够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模式。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查询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更新。老师们在点评学生的作业时,也需要针对于专题来进行选取企业案例,这样才可以通过具体的分析,让学生加深对企业课程的认知。
        (三)教学方式开放化
        网络与信息化时代的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是在传统讲授行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转化的。目前采用的是线上结合线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被称之为开放式教学方式。它具有课程资源共享的特点。
        学生可以对自身理解不足的相关专题在线进行查询教学资源,然后完成自主学习。包括老师规定的相关课程内容都可以利用当下的互联网来进行完成,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需要在学习之后总结经验,思考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多同老师进行交流,才可以让教学变得轻松又简单化。
        结语
        在网络和信息化的社会建设中,通过对传统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现代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和分析,从中找出了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也逐步完善其教学模式,相信在中职老师的带领下,一定可以为祖国的钢铁行业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文, 任英, 张立峰. 网络与信息化时代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冶金教育, 2019, 000(003):28-29.
[2]邱家用等.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冶金工程教学模式改革." 科技创新导报 014.028(2017):24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