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下的语言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5月   作者:李淼
[导读]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语言天赋是最强的时候,在这时候对幼儿园孩子进行语言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提高后续学习能力以及影响成长过程中的心智发展,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就需要幼儿园老师进行引导,改变思路,让孩子们爱上语言教育。

九州教育 黑龙江齐齐哈尔  李淼  161002

摘要:幼儿园时期的孩子语言天赋是最强的时候,在这时候对幼儿园孩子进行语言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提高后续学习能力以及影响成长过程中的心智发展,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就需要幼儿园老师进行引导,改变思路,让孩子们爱上语言教育。幼儿园改革创新的语言教育模式,也能够响应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新号召。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语言教育研究
        引言:幼儿园阶段是整个教育过程的起始点,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视幼儿园教学,这个时期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更能培养孩子的语言天赋,最主要的就是让孩子们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比较活泼,脑海里没有学习的概念,对枯燥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如果能将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相信能够提高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
        一、幼儿园课程语言教育现状
        1、语言教育内容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对于孩子的语言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的都并不是很合理,一些幼儿园老师对于孩子们情况和幼儿园的教材甚至并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式,语言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有些语言教育内容甚至还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范围,这样的语言教育课程很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再加上大多数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们的语言教育课程也并不是很重视,所以教学质量并不高。
        2、老师设立的教育目标不合理
        在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课堂当中,都是由幼儿园老师为主导,设立的教育目标很多都不合理,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堂上,老师也并没有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情绪状况以及接受理解能力,缺乏一定创新性,老套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体系,老师为了完成设立的教育目标,只是单方面枯燥的灌输知识,幼儿提不起兴趣,失去学习主动性和对语言的兴趣,也是理所当然的。
        3、教育评估结果不真实
        很多幼儿园对于教师的教育结果有一个评估过程,但很多评估结果都是不真实的,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幼儿园老师在完成教育目标的时候,为了追赶进度,不会管幼儿能不能听懂,只求把进度赶完就行,内容没有深入探索,理解浅薄,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能够接收到并理解的知识十分有限,虽然得到的教学评估结果非常好,看似每一位幼儿在语言教育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但实际情况却不如人意。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语言教育策略
        1、将语言课程融入到游戏中
        想要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那么就可以设计一些小孩子比较爱玩的游戏,将语言教育课程融入到游戏当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促使主动学习,在游戏中不经意间将语言教育知识融会贯通,老师要根据不同语言教育的课程,和幼儿园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来设计合适他们的游戏,就可以增强幼儿的理解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老师一定要关心幼儿的游戏情绪,这样可以将他们感兴趣的点记录下来,为设计下一次好的游戏化语言课程提供思路。
        2、设计不同的主题游戏
        想要提高幼儿对于语言教育课堂的参与度,那么就可以根据他们感兴趣的点来设计不同主题的游戏,这样老师既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也能让幼儿更好理解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可以通过日常观察或投票的方式来统计,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或游戏,根据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强烈好奇心的特征,那么就一定会主动参与。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特点以及课本上的知识,设置一个“单词”接龙的游戏,由老师先说出一个单词,再由座位顺序一个一个接下去,不管是首字母接龙,还是日常生活用品接龙,都能增加幼儿对于各个单词的印象和理解程度,也能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游戏里所学到的单词。
        3、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增加互动性
        幼儿的年纪一般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非常爱动,对于枯燥单一的知识不感兴趣,想要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保证语言教育的新鲜度,那么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也要不断更改教学模式,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在幼儿园教育课堂中“动静结合”。
        可以经常玩一些小游戏,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老师在前面保护幼儿,再猜拳选一个人出来当“老鹰”,输掉的人要给大家表演一个与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相关才艺,可以是唱歌,可以是跳舞,也可以是用普通话表演一段诗朗诵,只要有趣就行。
        4、成为幼儿的朋友而不是老师
        很多幼儿园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并不算亲和,大多数幼儿老师都采用的成人方式进行思考,认为老师只需要严厉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这个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一个严厉的幼儿老师不会得到小朋友们喜爱,想要幼儿将课堂所学的语言教育知识听进去,那么就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进行游戏,这样才会得到小朋友们的接纳。
        例如:老师在教授普通话中的声母、韵母时,可以对幼儿进行引导,答对了可以奖励各种小东西或奖状,而不是用教师严厉的口气,平和的教学方式更能启发他们自主学习,也可以把幼儿进行分组学习,能引起各个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好胜心。老师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这样不会产生亲切感,小朋友们也不会喜欢老师、听老师的话,只要与他们成为了一种朋友关系,那么在后续的语言教育课堂当中,就可以轻松进行游戏化,小朋友们也很乐于参与。
        三、结束语
        只有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给幼儿打下夯实的语言基础,才能更顺利的完成以后的学科,结合幼儿的特点和教学课本的重点,将语言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游戏化,幼儿才能更快捷、高效的吸收知识,这也就意味着,老师们在语言教育课程游戏化这方面一定要多多上心,不能只是单纯的备课教材,也不能一味的追赶教学进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老师个人的教学水平,也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下的语言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49.
[2]赵宝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下的语言教育[J].神州,2019:8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