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系下小学音乐低段节奏和声感的训练初探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5月   作者:王娟
[导读] 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音乐教育受到了重视,音乐课程已成为小学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在学生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内江市第五小学校 四川内江  王娟   641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音乐教育受到了重视,音乐课程已成为小学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在学生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身为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发展能力。本文以音乐节奏为主,通过对学生进行声感的训练,促进学生声乐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声乐的质量。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器具,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打造良好的音乐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段节奏;音乐节奏;和声感训练
        引言:"音乐教育要首先将音乐与身体相结合来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反应的敏捷性。节奏是教育第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丰富多彩的节奏进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记忆、读写、结构、创作、多声听力等方面的能力。声音的感知是不同音调的垂直组合,既包括隔离感和声音感知,也包括连续声音的感知。节奏和声感是为了帮助学生训练音乐节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声音的魅力和技巧,实现节奏与声音的完美融合。
        一、创造恒定的节拍节奏
        节奏感的构造是开设好音乐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节奏可以提高学生的响应力和灵敏度,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加强节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以后学习歌唱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依照现如今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师可以用玩游戏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例如,小学学过的《快乐音乐会》的文本,老师用有节奏的和声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制作有节奏的游戏:一起拍拍手。老师先拍一下手,学生跟着老师拍两下手,老师再拍一下手,学生就要跟着老师拍三下手。以"x  xx  xxxx”为一个动感循环。在循环结束时,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换一下身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感,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节奏感。这样就形成了一边玩一边学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掌握音乐的节奏,只要音乐的定位是准确的,教学就可以将复杂的音乐进行简化,逐渐教学,让学生以平静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仔细地感受节拍的变化。
        二、加强声音和节拍体验
        对于对音乐不了解熟悉的学生来说,加强节拍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节拍体验可以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节拍体验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验音乐的节奏,让学生在会动手的基础上去动嘴,感受声音带来的独特性,体验声音的奇特之处,把无形的音乐转变为有形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有节奏的节拍情感轻唱歌词,教学生如何使情感发音,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言传身教,用优美的歌声先唱一遍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熟悉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渴望学习音乐的兴趣。


然后,老师解释歌词的要点和难点,老师带头唱歌。同时,教师还可以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唱歌,老师指出学生们唱歌的优点和缺点,让其他学生不在犯这样的错误,最后让学生一起唱歌。例如,小兔子乖乖(拍一下桌子),把门开开(拍两下桌子),不开不开就不开(拍一下桌子),妈妈没回来(拍两下桌子)。根据学生的体力和声音选择合唱的数量,并尝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歌词的节奏和音调。同时可以播放带有歌词的音乐视频,让学生在学习时体验不同的教学形式,感受声音的节奏,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三、使用器乐伴奏的强化训练
        在音乐教学的早期阶段,有一些简单的易于学生学习的乐器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慢慢地出现了一些混合音乐,逐渐增加伴奏的难度。在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在小学生这个阶段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自主学习认真听讲,教师可以抓住这种特色,活跃课堂的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无形之中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教师可以从钢琴开始,钢琴作为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包含了许多优美动听的声音,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老师们可以把背景音乐变成纯正的钢琴音乐,一方面展现了钢琴优美的旋律,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歌声中感知了钢琴的节奏,提高了学生对乐器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歌曲《这是什么》中这首歌主要是以轻盈而优美为主,这首歌第一句和第二句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钟表声音,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自己描绘钟表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创造。然后,教师对各个学生所描绘的声音进行一个总结。最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描绘出钟表声,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学生讨论完以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声音钢琴也可以弹奏出来,并且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钢琴演奏音乐的独特之处。然后,老师在钢琴弹奏钟表的声音,并告诉学生乐器能够弹奏出优美歌声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地方。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了课音,并告诉学生乐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弹奏期间,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奏,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乐器发音之美。在弹奏以后,老师问学生还知道什么乐器,并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寻找答案。由此加深学生对乐器的喜爱,增强学生的乐器训练。
        结束语:
        在学生当前发展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培训形式,学生对节奏和声音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发展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有必要选择有效的方法,注重细节,注意教学的难度,通过平静愉快的课堂给学生获得一些知识。音乐教育的本身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课堂中适当添加一些游戏激发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让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参考文献:
[1]屠斌斌.小学低段多声部分步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12):29-31.
[2]梁彩芳.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律动教学实践研究[J].品位经典,2020(10):165-166.
[3]毛梦芸.新体系下小学音乐低段节奏和声感的训练初探[J].北方音乐,2018,38(02):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