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策略 陈林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陈林
[导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要展现出更多富有主动性的和接受性的学习特点。接受知识不是一个僵化被动的状态,而是一个主动接受吸收理解应用的过程。

江西省吉水县水南中学  陈林  331613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要展现出更多富有主动性的和接受性的学习特点。接受知识不是一个僵化被动的状态,而是一个主动接受吸收理解应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主动地进行阅读,好词佳句的摘抄以及日记作文等活动,让他们都是因为自己喜欢而去做这些事情。通过教师的引导,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想要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他们是真正的主动的自我调控的学习者。所以,要改变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自由参与教学的机会。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开展策略;
        引言:新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践行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应以此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学习、发展与成长的内在需求之间探寻适合自己的平衡点,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学习质量与效率显著提高。本文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提供一定参考。
        一、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现状
        (一)对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理念认知不足
        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主要教学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班级的升学率上。这样的教育目标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舍本逐末的行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采取强制的语文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导致自主学习模式难以发挥其应有效果,形成了对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偏见。
        (二)教学方式固化
        受长期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过度追求学生考取好成绩,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强调将每一个知识点深入讲解,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的长篇大论知识点,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式的,不需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所以,传统固化的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过度依赖教师的点拨,自主思考能力直线下降。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会丧失,更加无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确立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必须建立在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基础上。传统的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讲授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自然无法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配合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要求,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扮演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与学”引导者的角色。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水平,教学活动开展才能既贴近初中生认知水平,又略略超出初中生现有知识储备,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热情,激发内在求知欲望。


其次,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爱追求趣味性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以生为本,借助语文学科的幽默语言艺术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有趣案例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动机。
        (二)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主动学习
        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是一种自然而然展开的过程。然而,如果教师改变教学的理念给学生提出太多的要求,而且让学生没有任何的灵活性和自我的掌控性,那么,学习这件自主发生的事情,很可能成为一种在教师监控之下被动完成的事情。而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完成任务,他们会感到非常的疲劳,丧失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学习的效果也会下降,他们只是单纯地成为了考试的机器,而内心没有任何的波澜,感受不到语言文字自身的魅力,也捕捉不到语言文字所渗透出来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可以尝试用构建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引入课程内容的时候搭建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同身受,充分激活头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和经验。这个过程教师也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创新设计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且保护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中搭建情境,鼓励学生的探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刺激。
       (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自主能力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将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课程有机融合,成为当前阶段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初中生在学习时具有明显的兴趣导向性,但是现阶段有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导向,采用传统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只能接受到文字与部分图片,这样的模式难以使学生形成持久的自主学习活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活动,能够将语文文本转化为视听教学内容,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充足的兴趣,自然会进行主动学习。
        (四)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本义思想在教育教学领域当中的主旨。自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育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让我们换了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学生的学习这件事情。所以,作为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而是要与学生教学相长,能够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知识,也提高更多的能力。教学观念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它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所以,想要教师在学生中开展自主学习,首先就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中学生处于未经塑造的阶段,学生在此时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业发展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同时拓展自身的语文视野,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推动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艳.浅析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策略[J].学周刊,2021(10):49-50.
[2]王永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李永玲.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25):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